复旦科学家发明仿生纤维传感器 可实时监测人体
复旦大学科学家研发一种可注射的纤维状生物传感器,植入后该传感器就像毛发一般附在皮肤表面,纤细柔软并可以实现对体内多种化学物质的长期、实时监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个人生理信息的实时监测及其带来的个体化医疗受到关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类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装置,可用于监测特定化学物质,在可穿戴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据介绍,现有的可植入式传感器因其材料本身模量大,存在刚性器件和
科研人员研发出全新人牙匹配型仿生义齿材料
义齿,也就是“假牙”,能够代替缺损或缺失的牙齿实现其正常的咀嚼、发声等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氧化锆陶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同时不会对影像学检查造成干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义齿材料。然而,氧化锆全瓷义齿在制备加工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氧化锆陶瓷的硬度是人牙釉质的4倍多,人牙本质的20倍左右,其模量也远高于人体正常牙齿,从而明显加速对
青光眼新药!Aerie公司Rhokiinsa(netarsudil眼用溶液,0.02%)获欧盟CHMP推荐批准!
2019年09月23日/生物谷BIOON/--Aerie Pharma是一家专注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首创疗法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眼科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了一项积极审查意见,建议批准Rhokiinsa(netarsudil眼科溶液,0.02%)的营销授权申请(MAA),推荐的适应症为: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成人患者,降低升高的眼
研究发现利用仿生脂蛋白调节肿瘤基质提高纳米药物靶向肿瘤细胞的新策略
实体瘤中肿瘤基质细胞(如TAM、CAF等)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异常复杂的瘤内递送屏障,严重阻碍了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渗透及其靶向肿瘤细胞的递送。并且,瘤内肿瘤细胞分布呈高度异质性,即使制备了纳米制剂也难以突破上述递送屏障靶向肿瘤细胞,严重影响了其临床治疗效果。针对上述难题,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张志文、李亚平研究员领导团队利用仿生脂蛋白系统,通过光热效应破坏肿瘤基质屏障,提高纳米药物靶向肿瘤细胞。这一新策略可
礼来RET抑制剂和阿斯利康PD-L1抑制剂临床结果亮眼
第20届世界肺癌大会是各家医药公司发布肺癌新药研究的重要会议,昨天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了安进公司的KRAS抑制剂AMG 510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时的出色表现,今天我们将与读者解读礼来公司和阿斯利康公司的创新疗法在治疗肺癌方面的最新临床结果。RET抑制剂selpercatinib治疗NSCLC达到68%客观缓解率今年初,礼来公司斥资80亿美元收购了精准疗法明星公司Lox
科学家研发出基于多尺度螺旋纤维束的仿生可伸缩性生物组织支架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Helical nanofiber yarn enabling highly stretchable engineered microtissue”(螺旋纤维束用于高度可伸缩的人造微组织)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普适性的制备多级结构螺旋纤维的方法,对其力学性
人工仿生眼或将问世!
2019年8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1973年,电视观众看到了《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一部关于一名宇航员利用仿生技术重建身体的电视节目。当时,这个想法似乎很荒谬,该剧的标志性台词--"我们能重建他"--在随后的几年里成为电影中一个广为使用的比喻。跨越45年,仿生技术已经成为医学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失去肢体的退伍军人,还是先天缺陷的婴儿,仿生学都能
Nat Med:通过人眼表面的多尺度逆向工程,科学家开发出人工眼
2019年8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工程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工程机械生物学科学技术中心的Dongeun Huh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个模拟人的眼睛眨眼的微型模拟器,以对视觉系统与外部环境界面的复杂性进行逆向工程模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题为"Multiscale reverse engineering of the
仿生微流控肝芯片研究进展
肝脏是机体的代谢中枢,它合成血浆蛋白、调节糖原储存、生成激素,也是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场所。肝脏毒性是化合物和药物常见的毒性反映,是临床前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传统上,临床前评估通过动物实验进行检测,但是其昂贵的费用、耗时耗力、与人体反应对应性低以及动物福利等伦理方面的问题,使得寻求新型高效的体外评价方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仿生微流控器官芯片是2011年以来快速发展的一个
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课题组:可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的仿生螺旋藤蔓微导线
2019年6月19日,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远锦教授课题组基于共轴毛细管微流控纺丝技术制备出包裹离子液体的螺旋仿生微导线,进而能够构成柔性可拉伸导电系统。受植物螺旋藤蔓启发,制备得到的包裹离子液体的螺旋微导线壳层为聚偏氟乙烯(PVDF),核层为具有导电性的离子液体,其螺旋形貌可通过调节流体流速实现调控,因而制备出的不同形貌的导线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导电特性,并可进一步构建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