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CI:表观遗传谱可预测CAR-T细胞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疗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遗传学教授Manel Esteller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发现给患者使用的CAR-T细胞的DNA化学修饰谱(即表观遗传谱)决定了它们的临床疗效。
Cancer Discovery:科学家识别出有望治疗血液癌症的新型药物靶点!
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影响名为RNA剪接的细胞过程的突变如何改变细胞使其发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其它血液恶性肿瘤以及实体瘤。
Nature重磅:首个具有主动运输能力的“人造细胞”问世
长期以来,人造生命一直是生物医学界的前沿话题, 2020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团队向世界宣布,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开启了“人造细胞”的新时代。但遗憾的是,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复制品”往往缺乏执行复杂细胞过程的能力,如主动运输。近日,这一难题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在顶级期刊《Nature》上
科学家发现天冬氨酸含量可能会限制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再生过程中的功能
大多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都依赖于细胞自主合成的天冬氨酸。癌细胞增殖时,电子传递链会促进天冬氨酸合成。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天冬氨酸与正常干细胞的生长之间的关系。近期,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小鼠造血干细胞(HSC)完全依赖于细胞自主合成的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的合成随着HSC的激活而增加。该论文发表在《Cel
科学家利用多能干细胞成功培育人造精子,可生育健康后代
人类生育力下降,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不孕不育患病率从1997年的11.0%上升到了2017年的15.0%,根据推算,在人口增速放缓的当下,到2023年时,在不足7亿的育龄人口中,预计将有超过1.12亿人面临不孕不育。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18%左右,不孕不育夫妻约有60
Blood: IL-1介导微生物群诱导的小鼠造血干细胞炎性老化
衰老与造血和免疫功能受损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造血干细胞(HSC)群体适应度下降和髓系分化偏强造成的。这种与年龄相关的HSC损伤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Nature:构建出人造细胞,可以模拟活细胞捕捉、处理和排出物质的能力
2021年9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无机物开发出了类似于细胞的人造结构,它们能够自主地摄取、处理和排出物质---重现活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发现为构建“细胞模拟物(cell mimics)”提供了一个蓝图,其潜在应用范围从药物递送到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9月9日的Natur
Clin Cancer Res:科学家有望开发出针对血液中人类乳头瘤病毒的高灵敏性检测手段
来自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最新发现,或有望改善血液中HPV的检测,并能进一步加强对其所引发疾病的精准化疗法的开发。
Sci Adv: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对阿尔兹海默病实现可靠诊断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
来自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其或能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疾病进行可靠的诊断。
JCBFM:科学家发现一种有望治疗大脑血液改变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性靶点
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蛛网膜或许是鞘氨醇-1-磷酸(S1P, sphingosine-1-phosphate)的重要来源,这种名为S1P的脂质迄今为止主要在红细胞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