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新型邻苯二甲酰亚胺调节PD-1/PD-L1相互作用作为潜在的免疫治疗药物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免疫治疗方案已经逐步完善,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治疗方案之一是PD-1/PD-L1疗法。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细胞上表达的一系列分子,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激活程度。
多发性硬化创新药物「富马酸二甲酯」入医保,与中国患者期待“十年不复发”之约
新版医保目录的正式实行,将显著提高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的可及性,大幅度降低患者用药经济负担,进一步助力中国患者长期规范疾病管理。
Cell子刊: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有望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计算和基因测序,确定了二甲双胍的靶基因与心房颤动中失调的基因明显重叠。他们发现一种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经药物重新 利用后有潜力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二甲双胍改善小鼠心肌梗死后HSF1信号的异常激活
心肌梗死(MI)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数心肌梗死都是以冠状动脉疾病为基础,合并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厦大团队再获突破,基于二甲双胍发明纳米药物,可加速Aβ清除改善小鼠认知
近些年痴呆确诊患者数量庞大也是事实。我们熟悉的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就是其中一种,AD患者表现为记忆减退、思维混乱、认知障碍及性格行为改变等,极大地影响了自身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对全球
FRBM: 氢气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通过抑制糖尿病心肌病的焦亡和纤维化保护心脏功能
糖尿病心肌病(DCM)最初被定义为一种病理生理学疾病,其特征是在没有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或瓣膜心脏病的情况下表现为心力衰竭。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见于DCM的早期阶段,随后是舒张期功能障碍。
Nature:研究揭示药物二甲双胍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团队/教授邓贤明团队合作,鉴定到二甲双胍直接作用的分子靶点为PEN2(γ-secretase的亚基),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的具体方式,阐释了AMPK相关途径
林圣彩院士团队破解二甲双胍直接作用靶点之谜
二甲双胍通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的首选一线药物。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其他临床益处,如减轻体重和肝脏脂肪含量,并降低服用该药的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病率。二甲双胍还能使包括线虫和小鼠在内的各种生物延长健康寿命。对于二甲双胍在临床剂量的选用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其作用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二甲双胍的直接分子靶点仍不清楚。北京时间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