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皮肤细胞进行遗传修饰也能够制造特殊干细胞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不携带任何遗传修饰的情况下,成功将成人的皮肤细胞转化成为一种名为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的干细胞,而且这些干细胞能够转化成为脊髓和大脑中存在的其它细胞。这项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研究人员或许能够对在培养皿中对遗传性疾病进行研究来通过患者的自身细胞来寻找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经PE修饰的透明质酸用于美容和透皮传输蛋白质
透明质酸是一种长链大分子多聚糖,具有多重生理作用。透明质酸通常存在于年轻健康的皮肤中,有助于皮肤保持厚度和完整性,防止感染和紫外辐射等环境因素造成的损伤。随着人体衰老,皮肤逐渐损失透明质酸,对环境压力
JACS: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发表微小核糖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近日,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研究组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报道了在微小核糖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进展。研究在通过实验方法鉴定micrornA靶基因方面实现了
JBC:显著改善化学修饰的胰岛素的可利用性
通过让一个碘原子替换胰岛素中的一个氢原子,这种激素衍生物不仅能够保持它的功效,而且能够更快地被有机体利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能够基于计算机模拟预测这种效果,随后利用实验加以证实。
胡汛教授: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在肿瘤细胞抵抗葡萄糖剥夺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12月1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肿瘤代谢与营养”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继续进行,来自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的胡汛教授为大家做了“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在肿瘤细胞抵抗葡萄糖剥夺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精彩报告。
中国学者发现磷酸化p38α在蛋白酶体损伤中对细胞存活的重要作用
近日,国际神经生物学重要学术期刊Molecular Neuro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Central Role for Phosphorylated p38α in Linking
辩论之外的故事:新型组蛋白修饰与表观遗传调控(一)
在上一周,北京大学的饶毅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朱冰研究员,针对"表观遗传及其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tau蛋白磷酸化起初是为了保护神经元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导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细胞过程,推翻了之前持有的关于这种疾病如何产生的观点,并且为开发能够阻止或延缓它的进展的新治疗方案打开大门。
PTMScan®蛋白翻译后修饰技术简介
利用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CST)公司开发的针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基序(motif)抗体, 在肽段水平上免疫亲和富集带有不同PTM的肽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定量分析,能够快速、准确、高通量地分析多种疾病相关信号通路关键节点蛋白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和 泛素化修饰的变化,满足创新性研究、生物标志物鉴定、药物靶点筛选和评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