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和个性化诊治新策略
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我国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约85%的肝癌患者携带HBV感染标志。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机体的系统性调控,基因突变会对HBV相关肝癌的表型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亟待深入探究。同时,新药研究需要进行“源头创新”,对肝癌的精准分子分型及分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进行研究,将
罗氏未来创新产品亮相第二届进博会 ,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创新之路
2019年11月6日,罗氏集团携旗下制药和诊断两大核心业务,联袂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罗氏制药中国重磅展示其在乳腺癌、肿瘤免疫治疗、流感等重大疾病领域的未来创新产品。罗氏创始家族代表及罗氏集团董事会副主席André Hoffmann先生、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女士亲临现场,与来宾们共同见证罗氏制药在华的最新成果。现场,罗氏还与海南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签署战
2019 CSCO:多项重磅研究成果发布,引领肿瘤个体化医疗新时代
9月18日,山东药品集中采购网公布《关于开展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挂网产品价格联动的通知》。 此次价格联动范围包括,山东省平台挂网产品中除国家和省已有明确规定的药品(如国家谈判、定点生产、基础输液、短缺药品等)外所有挂网药品(含平台内“药品挂网目录管理”、“药品备选目录”中全部产品、开通点对点医疗机构交易的屏蔽产品)。 山东表示,药品挂网
个体化医疗新篇章!罗氏在日本推出首个“广谱”抗癌药Rozlytrek,治疗各类NTRK融合实体瘤
2019年09月05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控股的日本药企中外制药(Chugai)近日宣布,在日本市场推出靶向抗癌药Rozlytrek(entrectinib)100mg和200mg胶囊,该药是一种抗癌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融合阳性晚期或复发性实体瘤成人及儿童患者。在日本,Rozlytrek于2019年6月18日获得
5G赋能医疗升级 智慧医疗产业化进程加速
2019年是5G商业化元年,上半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商业巨头除了对5G手机充满热情之外,似乎还不约而同地对另一个行业情有独钟——5G智慧医疗。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5G医疗健康相关政策和措施,多项利好政策,推动5G加速建设,为5G智慧医疗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行业应用及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一、5G智慧医疗概况移动通信技术的奇数代更替往往具有颠覆性意义,5G
研究揭示肿瘤代谢抑制剂个性化治疗策略
近10年来,靶向肿瘤代谢异常成为抗肿瘤新药研发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当前,针对十余个代谢酶靶点的数十个小分子抑制剂正处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其中,靶向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的抑制剂已经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携带有IDH2和IDH1突变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代表了肿瘤代谢抑制剂的率先突破。然而,除I
个性化医疗新篇章!罗氏“广谱”抗癌药Rozlytrek率先获日本批准,治疗各类NTRK融合实体瘤
2019年0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宣布,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已批准靶向抗癌药Rozlytrek(entrectinib),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融合阳性晚期复发性实体瘤成人及儿科患者。Rozlytrek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癌药,是日本批准靶向NTRK基因融合的首个肿瘤不可知论(tumor-agnostic,即与肿瘤
Sci Rep:3D打印技术助理快速个性化治疗
2019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为什么同样的治疗对每个患者都不一样?如何优化药物的性能而不会因剂量过大而引起副作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细胞共培养平台,以3D形式复制患者的肿瘤结构。科学家们可以用它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测试多种药物或药物组合的有效性。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图片来源:Ww
AI辅助医疗已带来变革,化“零”为“整”全面满足患者需求
2019年6月1日,30位医生两两一组坐在电脑前,仿佛是在电竞对决,气氛十分紧张,走近一看,原来是人工智能心电人机协同锦标赛。5月31日,第十三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医疗论坛(以下简称“AI医学论坛”)在沪召开,“人机协同锦标赛”是本次论坛上最抢眼的环节之一。在AI“黑科技”的辅助下,冠军组10份心电图分析用时短至15秒,准确率高达98%。人工智能心电人机协同锦标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重庆一科研成果让“个性化”药物成为可能
走进重庆大学药学院的实验室,研究员李亦舟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了一只放满小试管的盒子。他举起其中一支管说:“这里面装了三千五百万个不同化合物。”这就是近日,李亦舟实验室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Dario Neri教授实验室合作,通过DNA编码分子库技术获得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将推动新药研发的进程,还让“个性化药物”定制变成可能,将来老百姓或能买到“专属”自己的药物。数月就能完成亿级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