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结核病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那么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结核病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相关研究报道,分享给大家!【1】Cell Host & Microbe:科学家发现有望帮助治疗和控制结核病感染的潜在靶点doi:10.1016/j.chom.2020.11
欧盟启动新研究项目定义真实世界数据源的元数据
作为欧盟大数据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正在寻找方法,通过识别元数据(metadata)来提高数据的可发现性,从而在药物开发中加强对真实世界数据(RWD)的使用。监管决策对于识别恰当数据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加。元数据是用于表征其它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以使人们更清楚地理解其含义并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和信息质量。例如,一份文件的元数据可能包含有
参会通知 | 2021RWE真实世界研究峰会(第五届)报名火热进行中!
由梅斯医学和生物谷主办的第五届RWE真实世界研究峰会日前正式拉开序幕,会议将于2021年4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淳大万丽酒店召开。自2017年以来,RWE峰会已成功举办四届,其中第四届会议,现场参会规模达到300+,线上累计观看量近3000人次。
全国爱耳日暨世界听力日,业内大专家强调单侧耳聋需引起重视
3月3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九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旨在聚焦所有人的听力健康,预防和解决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听力问题。听力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重大的疾病负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在全球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其中包括4.32亿成人和3400万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马少华、黄来强团队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马少华副教授、黄来强教授团队在类器官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成功建立了类器官均一化、自动化、高通量培养平台,制备的人源和鼠源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类器官,形态结构均一,忠实地保留了源组织/肿瘤从基因分子细胞到组织生理病理的特性、对药物和治疗的反应功能。其中肿瘤类器官高度保持了源肿瘤的异质性和患
比Remdesivir强27.5倍,强效抑制变异毒株!这款抗癌药或为COVID-19治疗新希望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已造成全球近13%的人口受感染, 210万人因新冠肺炎(COVID-19)而丧生。不仅如此,全球已经出现了超过12000个SARS-CoV-2变种,其致死率可能是早期冠状病毒的30至40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求得COVID-19的“解药”迫在眉睫。由于新药开发历时周期长,因此在现
IMEC研发世界最小的生物传感器 瞄准高灵敏度DNA分子检测
比利时IMEC(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微电子研究中心)推出全世界最小的基于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生物传感器(BioFET),尺寸仅为13纳米鳍宽和50纳米栅极长,并成功在其300毫米洁净室实现生产。目前该传感器可检测的极限为几十个DNA分子,最终目标是能够实现单个D
世界肺癌大会开幕在即!吴一龙教授:肺癌慢病化和长生存已经不远
近日,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举办、即将以全球虚拟会议形式在线上召开的第21届世界肺癌大会,率先在官网披露了研究摘要,届时还将设置11个OA(口头报告)专场公布多项重磅肺癌研究数据。据统计,2020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数约为81.6万,平均每两分钟就有3位患者确诊肺癌!肺癌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也让人们对肺癌治疗新突破更加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