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植物年龄进程不可逆性的研究获进展
与动物类似,植物的一生中历经了多个发育时期的转变。已有研究表明,这一年龄进程是由进化上保守的miRNA——miR156所调控。与昆虫中的保幼激素相似,幼苗中miR156的含量很高,维持植物处于幼年期;随着植物年龄的增长,miR156的含量逐渐下降,促发植物从幼年期过渡到成年期和生殖生长期。过量表达miR156使植物处于幼态化状态,而降低miR15
JCO:中国科学家攻克不可切除大肝癌难题!
肝细胞癌(HCC),这是个像恶魔一样的名字。肝癌已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在我国已位列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5位,全球约45%的肝癌都来源于我国,在原发性肝癌中HCC占到了75%-85%。对于起病隐匿,发展迅速的肝癌,有没有什么治疗的新秘籍?近日,一项HCC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
J IMMUNOTHER CANCER:易普利姆玛和纳武单抗治疗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血管肉瘤的多中心II期试验(SWOG S1609,队列51):罕见肿瘤(DART)中双重抗
血管肉瘤是一种侵袭性癌症,难以治疗且死亡率高,由于是极罕见的肿瘤,在美国每年只有大约400例新病例,转移性疾病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本文研究者报告了用易普利姆玛和纳武单抗治疗血管肉瘤的结果,作为正在进行的罕见癌症研究的队列。
Gut: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循环肿瘤DNA(ctDNA)测序越来越多地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管理,但治疗过程中 ctDNA 的基因组异质性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欠缺探究。
研究发现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近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在国际消化道权威期刊《肠道》(Gut)在线发表了题为《循环肿瘤DNA基因组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过程中的时间异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策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优化,然而肿瘤内演变的分子异质性常导致一线和后线治疗的失败。尽管循环肿瘤DNA测序越来
CheckMate-743 III期研究结果:与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一线治疗显示出持久的总生存获益
2021年9月13日,百时美施贵宝今日宣布,CheckMate-743临床研究三年随访数据显示,与含铂标准化疗相比,无论组织学类型如何,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逸沃(伊匹木单抗)用于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 (MPM) 一线治疗显示出持久的生存获益。
Nature子刊:锁定“不可成药靶点”,攻克臭名昭著的癌基因
RAS基因是人类第一个锁定的癌症元凶,最早在Harvery鼠肉瘤病毒(Ha-MSV)和Kirsten鼠肉瘤病毒(Ki-MSV)的子代基因中被发现,据公开资料显示,30%的肿瘤携带RAS变异,其基因家族成员“H-RAS、K-RAS和N-RAS”中仅KRAS突变就会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约100万人死亡。然而,由于RAS蛋白结构和底物亲和力的特殊性,研究人
Hepatology:MTORC1-Plin3途径对激活吞脂功能和预防肝骨病是必不可少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肝脏病理,目前尚无治疗方法。NAFLD的特征是脂肪酸在肝细胞中以脂滴(LD)的形式异常积累。最近,有研究表明肝脏LD的降解通过一个称为脂噬的过程发生;一种新的自噬形式。然而,调控肝脏脂肪吞噬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在这里,作者的目的是确定关键分子调控肝脂吞噬及其在NAFLD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mTORC1通过依赖
Science:从64万人中找到“喝水都会胖”的关键基因,已开始探索成药性
药物研发,旨在解决困扰人们的疾病,而在当前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中,肥胖无疑是最值得生物制药企业关注的领域之一。目前,全球共有肥胖成人6.72亿,占全部人口的13%,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据可能突破 10 亿。另外,现有研究已经表明,肥胖具有遗传性。不过,尽管肥胖治疗药物的市场体量十分庞大,但是却并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却仅有不到1%
Nature子刊综述运动“成药”靶点及前景
众所周知,运动有益健康。无论是代谢性疾病、癌症,还是在老年痴呆症这类脑部疾病中,运动都展现出良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然而,对于多数人而言,运动永远“明天”的事情。那么,是否能够在不运动的情况下获得与运动带来的相似的健康益处呢?从理论上来说,运动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人体不同的器官中可能涉及不同的分子途径。如果能够了解这些通路,或许就能够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