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psychopharmacol:新药物作用大脑多巴胺受体抑制尼古丁上瘾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意大利Aptuit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GSK598809的实验性药物能够阻断大脑中一种多巴胺受体,该多巴胺受体以被证实与尼古丁上瘾有关。 研究小组考察药物对狒狒和小鼠的影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Neuropsychopharmacology杂志上,当该药物传递到大脑时,这种药物能够减少对尼古丁的渴望。
七种蜂胶软胶囊不“纯” 怡园、百合康等上榜
蜂胶,是指蜜蜂从胶源植物新生枝腋芽、花蕾、创伤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经与蜜蜂腺体分泌物混合转化而成的胶状物质。蜂胶由于产量低且保健功能显著,被誉为“紫色黄金”。 业内专家透露,由于缺少关于“终端产品”的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蜂胶市场假冒伪劣泛滥、违规添加屡禁不止。
Stem Cells:猪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不产生肿瘤
猪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图片来自J Mol Cell Biol (2009) 1 (1): 46-54, doi: 10.1093/jmcb/mjp003 [本文根据美国物理组织网(Physorg.com)2011年12月9日的一篇英文新闻而编译] 鼠类研究对测试很多人类疗法---包括药物---的疗效很可能是不足够的,因为不论鼠类的来源或身份,50%的化学物在它们身上测试为致癌物阳性。
美发明“读心术”有助戒除上瘾症
近日,来自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声明,称研究出解读人类思维的新方法,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具有科幻色彩,但这确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最为有意义的是,该方法可以帮助一些上瘾者克制内心对某物的依赖与渴望。 研究人员研究出了所谓的“读心术”,该方法可以利用过往的历史来决定人类大脑未来的认知模式以及思维过程。
BIOON视点:做实验,其实你伤不起
Science:不活跃基因在人体DNA序列中普遍存在
近日,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健康个体存在许多这样的变异,因基因功能缺失而导致囊肿性纤维症和肌肉萎缩症等疾病。论文的作者表示,这项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区分常见无害的遗传变异和罕见危险的遗传变异,从而更好地查明突变导致的疾病。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Science杂志上。
Arch Pediat Adol Med:抗逆转率病毒药不诱发精神疾病
抗逆转录病毒药是一类于治疗逆转录病毒(主要是HIV)感染的药物。联合使用几种(通常是三种或四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被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和一些其他组织推荐有AIDS相关症状的患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然而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是否会导致精神疾病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