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 在PINK1缺乏的情况下,神经酰胺积累诱导自噬并损害β氧化

通过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产生能量和线粒体自噬是影响Par- kinson病(PD)的两个重要过程。

2021-10-29

Foxo3a调节活化T细胞中过量的谷氨酰胺分解,以防止IL-10 /小鼠结肠炎模型中致命的肠道炎症

与肠道炎症相关的易感等位基因突变,如克罗恩病;然而,这并不经常影响疾病的进展,表明代偿基因的存在。

2021-10-26

Mol cancer: CUX1状RNA编码的p113亚型通过促进ZRF1/ BRD4反式激活推动肿瘤进展

代谢重编程维持神经母细胞瘤 (NB) 的肿瘤发生和侵袭性,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恶性肿瘤,而潜在的机制和治疗方法仍然难以捉摸。

2021-10-12

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β-内酰胺过敏评估的直接挑战

在西方国家有高达10%的普通人群和超过15%的住院患者报告青霉素过敏,经过综合评估95%以上报告青霉素过敏的患者随后可以耐受这种抗生素。

2021-08-27

研究人员报道含氧杂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柑桔果汁中的分布特征

 柑桔含氧杂环类化合物(oxygenat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HCs)是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既包含柑桔特有的多甲氧基黄酮,也包括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香豆素类物质。OHCs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功能作用。同时,OHCs均为桂皮酸途径的中下游产物,对其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柑桔中该途径的精细过程,解析

2021-09-08

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通过理性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结合两阶段pH调控策略高效合成L-谷氨酰胺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饶志明教授团队在L-谷氨酰胺的高效制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Enhancing L-glutamine production in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y ration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a two-stage p

2021-09-06

Nature Communications:仿生催化合成四色烯缩酮类化合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灿与研究员刘等在仿生催化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模仿四环色烯缩酮的生物合成路径,发展了金-钪双金属协同手性催化原位生成邻位亚甲基醌(o-QMs)和色烯中间体的过程,实现了四环色烯缩酮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四环色烯缩酮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结构中并具有突出的抗

2021-08-26

科学家发现谷氨酰胺转胺酶2抑制剂有望治疗乳糜泻

  近日,美国Johannes Gutenberg大学转化免疫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谷氨酰胺转胺酶2抑制剂靶向药物ZED1227可减轻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望成为治疗乳糜泻的药物。该研究成果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题为:A Randomized Trial of a Tran

2021-08-05

Cell:揭示烟酰胺核苷酸转氢酶调节皮肤色素沉着新机制,有望开发出预防皮肤癌的新疗法

2021年7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皮肤色素沉着机制,这种皮肤色素沉着机制可以使人类的皮肤颜色变深,从而抵御与紫外线有关的癌症。调节这一生物过程的是一种称为烟酰胺核苷酸转氢酶(nicotinamide nucleotide transhydrogenase, NNT)的酶,它在黑色素(一种保

2021-07-12

Theranostics:RHOBTB3状RNA通过调节PTBP1稳定性抑制大肠癌转移

结直肠癌的肿瘤转移是大多数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主要难点。在实体肿瘤中,环状RNA(CircRNAs)影响许多生物学功能。然而,它们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本文中,作者发现了CircRHOBTB3,它在大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明显下调。此外,较低的环状RHOBTB3水平与较高的临床分期和较高的转移风险显著相关。CircRHOB

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