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RIALS:纳米球提高化疗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疗效
近日,生物材料学领域权威杂志《Biomaterial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荣贵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论文报道了通过使用空心二氧化硅纳米球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HMSNs) 负载蛋白酶体抑制剂类化疗药物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 商品名 Velcade)改善药物剂型...
J Biol Chem:研究发现类泛素蛋白NEDD8经蛋白酶体降解的分子机制
10 月 25 日, 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胡红雨课题组的研究论文“NEDD8 Ultimate Buster-1 Long (NUB1L) Protein Promotes Transfer of NEDD8 to Proteasome for Degradation through the P97UF
Cell:新型蛋白酶可有效拆散DNA-蛋白质间的交联 助力癌症靶向疗法的开发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蛋白酶,其可以有效切掉DNA-蛋白质交联结构上的蛋白质组分,从而使得有机体可以在DNA-蛋白交联的状态下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这对于理解机体基因组的完整性以及癌症的发展非常重要。
Blood: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的新功能
近日,来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邵倩倩等人发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通过调节树突细胞,影响了Th1/Th2的平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5月17日发表在Blood上。 Th1、Th2细胞是Th前体细胞 (pTh )在特定抗原刺激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生功能性极化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Th2极化是免疫应答调节中的关键环节。
勃林格殷格翰的下一代蛋白酶抑制剂II期试验数据发布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 GMBH)开发的下一代蛋白酶抑制剂BI 201335得到了更多II期试验数据的支持,其用于难治性丙肝患者不但效果显着,而且还有望缩短治疗时间,因而备受关注。 在11月4~8日于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上,研究者详细介绍了SILEN-C1和SILEN-C3试验令人兴奋的结果。
Nature:人类干扰素诱导的GTP结合蛋白是一个抗HIV-1因子
两个小组在本期Nature上报告说,人类干扰素诱导的GTP结合蛋白MX2是“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1) 和若干种其他慢病毒的一个强效抑制因子。 人们多年前就知道,与其相关的蛋白MX1在人体中能抑制HIV-1复制,但MX2过去却被认为没有抗病毒活性。 MX2的抗HIV-1活性对GTP酶的依赖性要远远小于MX1更广泛的抗病毒活性对GTP酶的依赖性,说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机制上的差别。
PLoS One:蛋白酶抑制剂与化疗药联合治疗癌症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癌细胞中水平(表达)升高的一个分子,这一分子似乎能保护肿瘤细胞免于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细胞自杀”。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医学院副教授、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和医学研究者Andrei Gartel说:“这项于2月29日在线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了如果联合使用两种常规的抗癌战略的话会产生“巨大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