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什么美国新冠感染率全球第一?这项新研究发现了“端倪”...

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第一波新冠大流行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人,以及几个月后感染由欧洲传播到美国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人,出现的症状顺序不同。研究人员表示,确定传染病症状发作的顺序将有助于在人群中早期区分有症状的感染,从而实现非药物干预并减少疾病的传播。在这

2021-12-20

鸽子到底通过什么导航?PNAS:反正不是耳内的特殊结构

  众所周知,许多动物都能感知人类无法感知到的东西。例如,不起眼的鸽子就能通过地球上(人类)不可见的地磁场进行感知和导航。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也一直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很感兴趣。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墨尔本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鸽子内耳中的特殊结构事实上并不是解释这一现象的答案。鸽子解剖学中的几个

2021-12-08

JNCI:时隔三十年乳腺癌仍会复发,什么样的患者风险最高?

  得益于乳房X光造影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都越来越有效,患者的生存率也因此得到提高。然而,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至少有一半患者在初次诊断的5年后复发。因此,目前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已延长至10年。那么,在这10年之后呢?晚期乳腺癌是否还会卷土重来?又有哪类患者更需要长期随访呢?这些问题仍

2021-12-08

《柳叶刀》子刊:什么,免疫治疗用药时间不同,死亡风险竟会翻倍?!

  免疫治疗,实在是太深奥太复杂,越研究越有趣呢。奇点糕时不时就在看完一些研究后,发出楚团长式感慨,“你呀,你呀,总能给我整点新花样”。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影响免疫治疗的要素太多了,都不用说不同肿瘤中癌细胞和免疫细胞本身的特质,单单是药物方面就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二甲双胍,还有神秘莫测的肠道菌群、以及导致免疫治疗中“医学悖论”的肥胖…

2021-12-02

《自然》子刊:为什么山西人更容易患食管癌?

 食管癌在全球范围内是第六大癌症死亡原因,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最常见的亚型[1]。ESCC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要远低于低收入国家[2],我国山西省就是高发病率地区。尽管许多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发现一些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和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是ESCC的风险因素,但这无法完全解释在全球不同地区之间存在

2021-11-17

一顿饭吃下大量碳水化合物后,体内会发生什么

  众所周知,糖是碳水化合物大家族的一类,它也是最廉价的“安慰剂”,但食用这个安慰剂的代价可着实不小。在过去30年里,大量权威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证明,摄入过量糖是导致全球肥胖的主要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代谢综合征,以及许多常见癌症和蛀牙等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为了避免摄入糖,许多人选择了那些没有

2021-11-20

仅仅8年即跻身全球药企“第一阵营” 这家药企凭什么

 随着各大跨国药企巨头纷纷公布2021年三季报,全球药企排名可能又面临新一轮的大洗牌。

2021-11-15

Cell Stem Cell: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答案可能会在垃圾DNA中找到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人类DNA中一个以前被忽视的部分,即所谓的非编码DNA,似乎在人类和黑猩猩的大脑之间导致了一种差异,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和黑猩猩的大脑工作方式不同。

2021-10-12

人体温度为什么越来越“凉”?哈佛科学家:缺乏活动

  我们通常认为,人体正常内部温度(体温)为37℃。但你会发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出入一些室内机构需要登记体温时,一张写满陌生人体温的记录表上,基本都是36℃左右。如今,体温达到37℃已经算是低烧了。那么这个37℃是怎么来的呢?1851年,德国医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从25000名受试者中进行了数百

2021-11-09

多篇文章解读母乳喂养到底有什么好处?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多项研究表明,母乳喂养不仅对后代有益,还能改善母亲机体的健康状况,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Microbiol:特殊的肠道菌群—双歧杆菌或能帮助解释母乳喂养给婴儿带来的健康益处!doi:10.1038/s41564-021-00970-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知道,名为双歧杆菌的特定肠道菌群在母乳喂养的婴儿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