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解析p53信号调控子
来自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Polycomb group(PcG)蛋白PHF1的一个新功能,证实其参与调控了p53介导的细胞生长阻滞和凋亡,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4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余龙(Long Yu)教授,其主要从事肝癌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和抗肝癌药物小分子化合物筛选、以及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系统生物学及药物开发研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24种防腐剂
摘要:建立了同时检测化妆品中24种防腐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2HPLC)。采用Kroma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4.26)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然后采用RP2HPLC2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
ACTA AGR SCAND B-S P. :间作豆科植物有效调控玉米对镉的吸收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国际上目前试图利用易于栽培、生长快速、生物量大,并具有一定富集能力的经济植物,如向日葵、玉米等,用以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这一技术的瓶颈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这些大生物量植物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增加修复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率。
P63或可在临床上有效预测前列腺癌的迁移
P63是p53家族成员的核转录因子,与p53在序列和结构上有很高的同源性,但p63具有两个不同的启动子和多种内含子剪接方式,编码多种亚型蛋白,并且这些亚型蛋白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P63还可以激活p53的靶基因,从而参与p53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同时,p63在肿瘤的形成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不依赖于p53的DNA损伤所引发的的凋亡信号通路
上海 2013年5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第一届Cell Death﹠Disease研讨会暨第四届中英"细胞死亡,干细胞与癌症"国际研讨会,5月8日在上海召开。Andreas Strasser教授是此次会议上第一位演讲嘉宾。本次会议上,他为大家介绍了自己最新的科研进展:发现了不依赖于p53的DNA损伤所引发的的凋亡信号通路,这条信号通路与p53相互协调增加肿瘤的抑制作用。
Nature:抑癌基因p53和罕见发育障碍之间的分子关联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者表示,p53或许和CHARGE综合症的发病直接相关;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开发了一种p53突变的小鼠模型,目的是想调查p53在抑制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发现仅能表达该突变蛋白的小鼠可以存活,而对于异质体的小鼠来讲往往会引发CHARGE综合症,而且在母体子宫内会死亡。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修订将于2013年3月24日起实施
为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对1991年实施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将于2013年3月24日正式实施。有关答问如下: 一、 《办法》修订的背景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PNAS:两个P450酶基因发生重组导致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在全世界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昆虫。大约有200种不同的植物物种是这种贪婪性昆虫的潜在食物。这种昆虫攻击非洲、南欧、印度、中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的农作物。
J Mol Cell Biol:吴家睿等发现一种细胞环境对p53分子调控网络的影响机制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生化与细胞所吴家睿研究组与陈洛南研究组共同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细胞环境对p53分子调控网络的影响机制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细胞的各种活动,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不是互不相关的孤立过程,而是紧密联系、高度协调的互动过程,这些活动之间需要复杂的分子网络进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