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非编码RNA:LncRNA剪接变异体的不同调控功能和生物学作用
人类基因组由大约22,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组成,这些基因能够通过选择性剪接(AS)产生不止一个转录本。
科研人员构建全球虫媒病毒与节肢动物特异性病毒综合信息数据集
吸血节肢动物中传播循环的病毒有两大类,即虫媒病毒(arbovirus)和节肢动物特异性病毒(arthropod-specific virus,ASV)。虫媒病毒能在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中复制
Science子刊:新冠病毒会导致大脑细胞融合,进而损害神经元活动和大脑功能
涉及神经系统的传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狂犬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寨卡病毒、呼肠孤病毒、新冠病毒等不同科的病毒都能够感染神经元。病毒性大脑感染的特征是多种神经系统
周德敏团队将流感病毒改造为癌症治疗疫苗
该研究还显示,替换肿瘤新抗原后,可以在结肠癌及乳腺癌肿瘤的肺转移模型上同样实现了治疗效果。转化为合成肽引导的、肿瘤特异性和个性化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通用策略。
中国科学| 猴痘病毒mRNA疫苗的动物研究揭示多价抗原的增强保护机制
2023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春兽医研究所、分子植物卓越中心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临港实
相约武汉,第二届RNA疗法和新型疫苗产业峰会,这个6月精彩继续!
VacFuture 2023 (武汉站) 第二届RNA疗法和新型疫苗产业峰会于6月3日-4日在武汉举办,届时超过800人和40家展商预计参次大会。大会将聚焦“小核酸药物开发”和“mRNA新型疫苗研发”
科鲁尼亚大学研究者揭示了一种用于衰老细胞基因修饰的非病毒新系统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逐渐损害生物体的大部分生物功能,导致疾病和死亡的易感性增加。因此,衰老是许多人类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如纤维化、骨关节炎、痴呆、青光眼、癌症和2型糖尿病。
Immunity:揭示RNA编辑引导免疫细胞到达组织损伤区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血管疾病成功地破解了免疫细胞转运的新机制。
陆剑/钱朝晖团队揭示新冠病毒密码子演化规律,提出mRNA疫苗优化策略
该研究强调了密码子使用在病毒进化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密码子优化的策略,为mRNA和DNA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义突变在密码子使用和蛋白质表达效率方面的影响,为我们深入理解病毒与宿
Nature子刊:人造病毒载体,容量更大成本更低,可用于基因编辑和治疗
在概念验证实验中,研究团队生成了含有蛋白和核酸物质的人造病毒载体(AVV),用于展示在基因组改造方面的用途。 在实验室中,这一平台能成功递送全长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到人类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