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ncer Res: M6A RNA甲基化调节组蛋白泛素化促进肿瘤生长和进展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第二高。大多数骨肉瘤(80%-90%)是高级别肿瘤,病因知之甚少。不幸的是,转移性或复发性骨肉瘤患者的存活率在过去30年中几乎没有变化,总体5年存活率约为20%。由于缺乏有效的化疗替代方案,这一比率没有改善。

2022-03-27

Cell:新型CRISPR成像技术平台Perturb-map或能揭示控制机体肿瘤免疫力的特殊基因

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其或能以此前不可能实现的规模和分辨率将特定基因与复杂的肿瘤特征联系起来,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出针对抗癌药物的新方法。

2022-03-20

Nature子刊:深圳大学黄鹏团队开发用于肿瘤催化治疗的多光谱三维光声成像技术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属于酶促反应,无论是内源酶或外源酶引发的活体催化反应,其过程都伴随着多种分子事件的动态变化,而通过分子影像手段对这些分子事件进行同步实时的监测,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些生物学过程的理解。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有灵敏的成像技术,还需要稳定的酶促催化系统。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黄鹏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

2022-03-15

Developmental Cell:揭示RNA结合蛋白相分离在植物热胁迫应答中的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蘅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刘聪研究组合作,揭示两个保守RNA结合蛋白质RBGD2(RNA-binding glycine-rich group D 2)、RBGD4通过独特的酪氨酸阵列(Tyr residue a

2022-03-11

背景噪音抑制的肿瘤靶向光声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刘成波团队、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和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严飞团队、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储军团队,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Sessler团队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题为Background-suppressed tumor-targeted p

2022-03-03

2022年2月非编码RNA研究领域新进展

2022年2月份非编码RNA相关发表了很多重磅级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月科学家们在该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2022-02-28

Nat Neurosci:利用单核RNA测序技术来分析人类机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特征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理解了周围神经系统中不同的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的功能,即胶质细胞的功能。

2022-03-13

长非编码RNA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连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引起。过去的几十年证明免疫系统影响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尽管越来越多的免疫疗法被发现,但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有效的。

2022-03-02

对N6 -甲基腺苷修饰和环状RNA相互作用的新见解

作为真核生物中最常见的RNA修饰类型,N6 -甲基腺苷(m6A)可以调节RNA的加工、剪接、成熟、输出、稳定性、翻译和降解等功能。环状RNA (circRNAs)是一种新型的非编码RNA (ncRNAs),具有共价闭环结构,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03-07

Molecular Cancer:中南大学熊炜团队发现环状RNA促进鼻咽癌恶性进展新机制

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很难发现,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发生了肿瘤转移。环状RNA(circRNA)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非编码RNA,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状RNA广泛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熊炜教授团队在 Molecular Cancer 期刊发表了题为:Splicing factor derived c

202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