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揭示口腔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抑制干扰素产生,增加病毒易感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上皮细胞产生的蛋白如何保护人类免受病毒通过口腔进入身体的细节。他们还发现,口腔细菌可以抑制这些细胞的活动,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PNAS:飞蝗飞行特征的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动物飞行对其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蝗虫成群的长距离迁飞是造成蝗灾爆发的主要原因,可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灾爆发时,大规模高密度的群居型飞蝗在一个世代内能够聚集飞行超过2000公里,单次最大飞行时间超过10小时。相反,当蝗虫密度低时,零星的散居型飞蝗较少进行长距离迁飞,仅在求偶或躲避天敌时进行短距离飞行。同一种
PNAS:让抗癌叛徒“改邪归正”,这个“一心二用”的单抗厉害了
癌症仍然是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疾病,严重危险我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科研人员的深入探索研究,针对不同靶点的癌症免疫治疗方案层出不穷,为癌症患者们带来了曙光。肿瘤微环境(TME)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常常扮演抗肿瘤大军中的“叛徒”角色。TAM是异质性的,具有抗癌的促炎型(M1型)和促瘤的抗炎型(M2型)两种
PNAS: STIM1是哮喘气道平滑肌重构和高反应性的核心触发因子
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严重程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气道重塑是一种结构改变,涉及气道平滑肌细胞从静止状态到增殖和分泌表型的去分化。
PNAS:揭示口腔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抑制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保护力的分子机制
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口腔上皮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如何保护人类机体免受通过口腔进入身体的病毒的细节,此外他们还发现,口腔细菌或会抑制上皮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
PNAS:科学家开发出能预测癌症患者对药物产生反应的新方法—TRANSACT
来自荷兰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算法来预测患者对抗癌药物所产生的反应,这或许就能帮助研究人员迅速确定一些药物是否会对特定患者产生积极性的影响,即使是像化疗这样通常难以预测反应的复杂药物等。
PNAS: 抗Sirpα/Sirpβ1单抗诱导抗肿瘤巨噬细胞的抗癌效应
巨噬细胞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与癌细胞表面CD47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通过前者阻止后者的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
PNAS:疫苗开发新策略!记忆辅助T细胞让抵抗慢性病毒感染的记忆B细胞持续存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细胞需要其他记忆细胞的帮助才能有效地保护身体免受慢性感染病毒的侵害。这是疫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发现。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NAS期刊上。
PNAS: 治疗性IGF-I受体抑制改变甲状腺相关眼病纤维细胞免疫表型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Graves病中一种毁容和潜在致盲的自身免疫成分。它似乎至少部分是由针对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复合物的自身抗体驱动的。TSHR或IGF-IR介导的作用依赖于IGF-IR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