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揭示乳腺癌相关巨噬细胞调控机制及其靶向策略
近日,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胡国宏研究组撰写的题为miR-182 targeting reprogram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and limits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乳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新调控机理及靶向治疗
PNAS:揭示宿主细胞中间丝在寨卡病毒感染中的双重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酒亚明课题组在PNAS上,发表了题为Host cytoskeletal vimentin serves as a structural organizer and an RNA-binding protein regulator to facilitate Zika viral replication的论文。
PNAS:揭示选择性自噬从表观遗传水平调控炎症的新机制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细胞内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降解和回收利用途径,其不仅能够形成自噬小体,广泛地降解细胞内有害的蛋白聚集物、老化的细胞器和侵染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还可以通过货物受体介导的选择性自噬,特异性识别和降解免疫细胞的关键调控蛋白,从细胞信号通路的水平上调节炎症因子的产生和I型干扰素的释放,并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应答。崔隽教授团
PNAS:一种新型化合物或有望帮助治疗胰腺癌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题为“XP-524 is a dual-BET/EP300 inhibitor that represses oncogenic KRAS and potentiate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
PNAS:追踪遭受HIV感染的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负责产生HIV的细胞的寿命和位置,这些细胞的存在阻止了HIV在体内的消灭。了解这些细胞的动态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开发新的方法来减少它们的数量,最终目标是治愈HIV感染。
PNAS:识别出癌细胞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攻击的一种新技巧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就发现了癌细胞用来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狙杀的一种特殊技巧,即癌细胞能将一种失活信号编织成一件保护性的盔甲从而排除原本会杀灭癌细胞的T细胞,这种免疫失活通路或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性手段来帮助治疗多种癌症,比如胰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
PNAS:一种增加重症COVID-19风险的基因变体可让人们感染HIV的风险下降27%
们出生时的基因变体可以增加或减少我们患上重症COVID-19的风险。重症COVID-19的一种主要遗传风险变体,即我们从尼安德特人那里遗传的一种变体,令人惊讶地普遍存在。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携带这种变体是否真的有好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MPI-EVA)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增加重症COVID-19风险
PNAS:发表关于大脑网络动力学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和数学科学学院的李松挺课题组利用微扰理论,揭示了大脑皮层中时间尺度层级化现象背后的数学机制和对应的生物学解释,研究成果“Hierarchical timescales in the neocortex: Mathematical mechanism and biological insights”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
PNAS:复旦大学赵冰樵团队揭示小分子药物MLN4924改善脑卒中神经血管损伤
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冰樵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The NEDD8-activatingenzyme inhibitor MLN4924 reduces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m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小分子药物“MLN4924
PNAS:机体的微生物组能塑造你的生活?那么其是从何而来呢?
来自西蒙弗雷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关于组成我们每个人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是如何获得的关键细节信息,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诸如粪便移植和益生菌管理等治疗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