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n:与躁狂抑郁症相关的罕见遗传突变
一个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 报道了DNA异常序列,在双相性精神障碍(躁狂抑郁症)早发风险中起重要作用,所谓的DNA异常序列也就是已知的罕见拷贝数变异(CNVs)。 这项发现将发表在12月22期《神经元》(Neuron)上。 CNVs是基因组改变,此改变是指太少或太多的DNA片段拷贝。
Neuron:关键机制可增强大脑神经元间的信号传递功能
2013年6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euron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重要分子机制,其可以使得神经元变成大脑信号调节适应真正的主导者。
Neuron:逆转慢性疼痛的新机制
在大脑中我们常常会感知疼痛的感觉,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大脑中的钙通道,而且发现外周神经系统是会引发慢性疼痛。而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逆转慢性疼痛的新机制。
Neuron:科学家发现导致遗忘的机制
人们通常认为记忆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持自我认知,但通常很少关注遗忘的过程,不管是那些恐怖的经历还是日常琐事。尽管遗忘时刻都在发生,但是人们对于遗忘过程中的分子、细胞学以及内在的大脑遗忘机制仍然是知之甚少。 现在,根据2012年5月10日发表在Neur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道,来自佛罗里达的科学家们已经准确的描述了形成记忆及清除记忆的重要机制。
Neuron:DISC1突变损害大脑发育
近日,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学习记忆中心主任Li-HueiTsai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证实DISC1突变损害了大脑发育中的关键信号通路。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1月17日的《神经元》(Neuron)杂志上。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精神类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中不断取得引人关注的成果,发现了多个与精神类疾病相关的常见遗传突变。
Neuron:开发出重组荧光探针呈现大脑的记忆模式
图示为培养基中活的神经元,绿点为兴奋性突触,红点为抑制性突触。 (Credit: Don Arnold) 2013年6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这样描述记忆的,他说,“记忆是我们大家随身携带的日记”,如今来自南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知道“记忆日志”在哪儿以及如何来写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n上。
Neuron:揭示大脑神经元信息传递的新型调节蛋白mSYD1
突触相连的神经元(Credit: Biozentrum) 2013年6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巴塞尔大学研究者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蛋白质mSYD1在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上具有关键的功能,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n上。
Neuron:小神经胶质细胞可保护机体免于退行性脑病
绿色代表突触 (Image: Gerry Shaw/Wikimedia) 一些免疫细胞可以破坏大脑中闲置的神经回路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甚至在健康的个体中也是如此,理解这种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退行性脑病的发病。 时至今日,小神经胶质细胞被认为是普通的免疫细胞,可以保护大脑免于损伤以及免于大脑疾病再生。
Neuron:阻断恐惧记忆的新型药物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艾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药物,其可以使得小鼠大脑中的可怕记忆变得不再持久,该项研究或为揭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提供一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