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n:科学家发现脑波的行为编码规则
神经科学中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大脑是怎样在细胞水平为思维——如认知和记忆编码的。已有证据显示,不同的神经元集群代表了不同的信息,但还没人知道这些集群是什么样子或怎样形成的。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波士顿大学通过研究猴子行为,揭示了神经元集群怎样形成思维,并为思想的灵活变化提供支持。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神经元》杂志上。
Neuron:新型大脑成像技术或加速精神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来自MIT的神经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方法来检测大脑细胞如何互相协调,来控制特异性的行为,比如机体运动或者嗅到气味儿等。(Credit: Qian Chen)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MIT的神经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方法来检测大脑细胞如何互相协调,来控制特异性的行为,比如机体运动或者嗅到气味儿等。
Neuron:生物电活性或帮助大脑形成思维和记忆力
2012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来自MIT和波士顿大学研究者的研究揭示了,神经网络帮助机体形成想法以及机体想法可变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者鉴别出了一系列的神经元,其可以通过互相摆动来编码特异性的大脑行为。这项研究揭示了有意识地思考的本质或许是有节律发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11月21的国际杂志Neuron上。
Neuron:再生和修复受损神经细胞的新方法
2012年1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Frédéric Charron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神经细胞自身存在内部时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21日的Neuron杂志上,这一突破性研究可能会有助开发新的工具来修复和再生神经细胞。 Charron博士的实验室研究集中于神经元,他们希望更好地了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是如何到达其正确的目的地的。
Neuron:睡眠不好或诱发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有睡眠失调的问题,过去常认为这是精神分裂症的副作用,但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认为,睡眠不好也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诱因。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前发布公告说,该校研究人员对实验鼠进行了观察,发现有些睡眠失调的实验鼠睡眠时的脑电波异常,其大脑前后部之间的脑电波不能协调一致,特别是与记忆有关的海马体和与做决定有关的额叶皮质之间的信息传输出现紊乱。
Neuron: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潜在新靶点ApoE
2012年12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研究人员尽了最大努力,但目前仍没有药物可以减缓或扭转阿尔茨海默氏病。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种渐进和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今天,Gladstone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有可能改变这一切。
Neuron:抗体疗法或可有效清除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大脑中淀粉样蛋白质斑块
2012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阻断淀粉样(Aβ)蛋白质沉积的抗体一度被认为在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其并不能有效移除先前存在于患者机体中的沉积蛋白质,近日,来自礼来制药公司的研究表示,另外研究者表示,一种修饰过的抗体可以用于清除阿尔兹海默症小鼠模型机体中已经存在的Aβ蛋白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n上。
Neuron:礼来开发斑块特异性抗体成功清除AD小鼠脑中Aβ斑块
2012年12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动物中,靶向β-淀粉样蛋白(Aβ)的抗体在阻止Aβ的聚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这些抗体却不能有效地清除已经存在的Aβ斑块。发表于本月Neuron上的一项研究中,礼来(Eli Lilly)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一种修饰过的抗体能够清除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模型中已经存在的Aβ斑块。
Neuron: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
Neuron杂志于8月9日发表了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题为“斑马鱼发育期视网膜兴奋性突触功能的长时程增强”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运用在体研究方法,首次发现了视网膜突触功能在发育时期具有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的能力。该工作主要由博士生魏宏平等在杜久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