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昱医疗完成逾亿元D轮融资,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4月21日,国内领先的专注于脑深部电刺激系统研发与生产的医疗器械科技企业景昱医疗(Sceneray)宣布完成逾亿元D轮融资。本次融资由燕创资本领投,德屹资本、太浩资本、上海业浩等机构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现有脑深部电刺激在研产品的开发和新适应症临床试验、已上市产品线的市场推广及商业化,未来将继续为临床治疗
生物3D打印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研究获进展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全球每年因病致残的人数较多,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脊髓损伤段位以下局部甚至全部肢体感觉以及运动功能暂时或永久性丧失。脊髓损伤后发生一系列反应(如神经细胞大量死亡、缺血、炎症反应及胶质瘢痕的形成),导致其临床治疗面临挑战。近年来,生物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策略。将生物
Cell子刊研究揭示:孕期多运动,补好维生素D,宝宝才会更健康!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统计,目前全球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有近110多万,有84%的孕妇患有妊娠糖尿病,近六分之一的婴儿在母亲怀孕期间会受高血糖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孕妇饮食不良会增加后代肥胖和患糖尿病的风险,但母体运动能改善后代的糖耐量、胰岛素敏感性等代谢健康指标。那么孕妇运动是如何对后代产生代谢影响的呢?或许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机制开发出新的疗法,控制代谢
比利时医院研发3D骨骼扫描技术
比利时根特大学医院放射科专家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射线的情况下,得到了3D CT骨骼扫描影像,成为全球首创。该医院与荷兰软件公司一道,历时三年,结合CT和核磁共振的优点,使用对人体无害的MRI无线电波进行扫描,经软件处理后将图像转化为CT级别影像。医院放射学教授Lennart Jans表示,在软件辅助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在一个半小时内将
意大利使用3D生物打印技术成功诱导活体中的血管再生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ITB)、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研究所(IBBC)和杰迈里医院等的科研人员使用3D生物打印技术在生物活体中成功诱导血管再生,而且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该成果近期发表在《Biofabrication》上。该研究融合了两项在科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技术:细胞外囊泡和3D生物打印技术。细胞外囊泡在生物
研究揭示多巴胺受体D1R与多巴胺结合特性及潜在变构调节机制
多巴胺(dopamine,DA)是人体中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参与对中枢神经系统(CNS)及外周神经系统(PNS)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在CNS中,DA介导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在大脑奖励机制、动机产生、欣快感发生及行为调节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而在PNS中,DA则主要是作为一种旁分泌信使,参与对血压、消化系统以及免疫功能等的调控。D
Science:更稳定的刺突蛋白解释了新冠病毒D614G变种更快传播
2021年3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快速传播的英国、南非和巴西冠状病毒SARS-CoV-2变体引起了人们对COVID-19疫苗是否能保护他们的关注和质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SARS-CoV-2刺突蛋白的结构如何随着D614G突变---所有三种变体所携带的一种突变---发生变化,并显示了为
科学家揭示负责细胞中基因表达的特殊复合体的3D结构!
2021年3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Structure of the human Mediator-bound transcription pre-initiation complex”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在人类细胞内部观察到了负责调节基因表达的多个亚单位机器
4open:实验室3D皮肤有助于皮肤损伤修复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一种可以重现全层人体皮肤的模型系统可以更有效地测试药品和化妆品,同时可以避免进行动物测试。该系统有效地模拟了皮肤的发育,细胞结构和屏障特性。这也应该使其适合于分析疾病状态和伤口修复过程。
多个Nature子刊关注热点 |引领4D新时代,联合技术如何玩转国自然研究热点?
2020年10月19日,第19届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世界网络大会(hupo2020.org)上,新一代4D蛋白质组学技术因捕集离子淌度技术(TIMS)和平行积累连续碎裂(PASEF®)方法的成功商业化而获得HUPO科学技术奖。该奖项以表彰新的方法改变了科学家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方式,验证了timsTOF Pro使用短梯度的大队列深度4D-蛋白质组学在转化医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