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刘占举等发现IL-23致炎症性肠道疾病机制
近日,美国生物化学权威杂志《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员医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深入解析了炎性肠病的“首恶分子”——白介素-23(IL-23)引发细胞“内乱”的分子机制。
Nat Geosci:格陵兰岛存在37亿年前生命的痕迹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地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对格陵兰岛西部伊苏亚地区变质沉积岩的分析显示,这里确实存在37亿年前生命的痕迹。
:揭示多发性硬化症病人白介素IL-17F水平和干扰素β-1b疗法之间的关系
2013年6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Neuro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海涅大学(Heinrich-Heine University)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检测了在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症病人中白细胞介素17F(IL-17F)及干扰素β-1b疗法效应之间的关系。
JBC:IL-1调节破骨细胞生成的分子基础
IL-1是一个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各种病理条件下,IL-1被发现与骨质疏松有关。研究表明,其促进了破骨细胞的形成、生长以及功能发挥。最近,美国阿拉巴马大学Suzanne M. Michalek等人发现,单独的IL-1就可以有效的延长破骨细胞的生存,同时激活破骨细胞的功能,而且IL-1调节破骨细胞生成需要NF-κB的受体活化剂的帮助。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3日的美国《生化周刊》(JBC)上。
JCI:IL-6R/STAT3/miR-34a反馈回路促进肠癌细胞转移
近日,Ludwig Maximilian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慢性炎症和癌变之间的一种新反馈机制。恶性肿瘤对生存的主要威胁,主要是因为癌细胞的转移,可以移动到其他组织形成二次肿瘤。这个过程需要原发肿瘤内细胞的性质发生根本转变,必须转换成积极的能动性细胞,迁移到周围组织和血管,并最终“定居”在远端组织。
Ensemble与诺华联手研究IL-17拮抗新药secukinumab
2013年8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就在总部位于麻省的Ensemble医疗公司刚刚解除了与Alexion公司的研究协议后,又传出消息称,公司与诺华公司联手研制一种IL-17拮抗剂新药secukinumab。两家公司都未透露协议中研究的具体计划,但是Ensemble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这次合作主要是开发出secukinumab的口服剂型作为已经完成的注射剂型的补充。
Nat Med:免疫分子IL-17可促进肿瘤对抗血管生成疗法产生抗性
2013年8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州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信号蛋白同样可以促进肿瘤对抗生成血管疗法产生抗性。
Cell Com Sig:IL-8在炎性乳腺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炎性乳腺癌是导致乳腺癌女性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癌症类型之一,炎性乳腺癌细胞能通过淋巴结转移及和血行转移至新的靶器官,进而形成转移灶导致病情的恶化。 早期研究证实细胞间一重要粘附分子--纤维连接蛋白的过表达会促进肿瘤发生转移,在正常胚胎形成过程中,纤维连接蛋白主要参与伤口愈合以及细胞的迁移。 单核细胞(白细胞中一种)分泌的免疫调节因子能提高炎性乳腺癌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