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揭示EBV通过重编程宿主表观遗传景观促进胃癌新机制
2020年8月3日讯/生物谷BIOON/---胃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作为最常见的人类病毒之一,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也称为EB病毒, EBV)与大约8~10%的胃癌有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千叶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EBV相关胃癌的新模式,即EBV病毒基因组直接改变宿主
Plos Pathogen:免疫系统如何抵抗EBV感染?
2019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5月30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CD8 + T细胞上的PD-1分子在控制Epstein-Barr病毒感染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未来的疫苗接种和免疫治疗研究中监测PD-1信号可能会预测患者的预后效果。Epstein-Barr病毒是世界上最普遍存在的人类病原体之一,持续感染超过90%的成年人群。它驱
Cell Rep:影响EBV胞内复制过程的关键基因
2018年3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VCU的研究者们鉴定出了两个与EBV(Epstein-Barr virus)复制有关的基因,该病毒的侵染会导致多种不同类型癌症的发生。这项发现有助于病毒相关疾病(包括胃癌以及淋巴瘤等)的新型疗法的开发。EBV是一类最常见的人类病毒,几乎95%的成年人都携带EBV。根据美国健康组织的报告,每年因EBV感染会导致将近200000例癌症的发生
Nat Commun:揭示EBV病毒导致癌症产生机制
在罕见的情形下,EBV病毒会导致癌症产生,特别是淋巴瘤、胃癌和鼻咽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证实这种病毒本身的一种蛋白组分促进癌症产生。
两篇研究揭示EBV病毒抑制人B细胞发出的免疫警报信号机制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阻止被感染的细胞遭受免疫系统攻击。这种病毒促进被称作微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的小分子产生,而这些小分子抑制被感染的细胞发出的警报信号。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研究人员阐明了这一之前未知的机制。
螺内酯有望治疗心衰的同时治疗EBV感染
1996年医学微生物学相关报道指出,世界上已知的疱疹病毒超过100种,其中8种对人类影响重大。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是导致民众嘴唇疱疹的主要原因。HSV-2引起生殖器部位出现并形成水泡或溃疡。HSV-3或带状疱疹病毒可能导致民众患水痘和带状疱疹。
王振义:HLTV-1、HIV、EBV、HBV病毒与血液恶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苏州 2012年9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9月21日,我国著名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在第十二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上发表了题为《病毒相关的血液恶性疾病的研究现状》的精彩演讲。 王振义教授在对病毒相关的血液恶性疾病的演讲中,提到如下观点: ●已明确: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是由HLTV-1病毒引起的,急性ATL用化疗治疗。
Neurology:首次证实EBV病毒与多发性硬化症存在关联
两个EBV病毒颗粒,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的一篇新研究表明一种特定病毒如何欺骗免疫系统促发炎症,并对大脑中神经细胞造成伤害,而这些已知能够导致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以前的研究提示着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与多发性硬化症存在关联,但是它一直充满争议,因为科学家一直不能证实这种关联。
PLoS One:中国广州EBV相关胃癌LMP2A序列变化研究
潜伏膜蛋白2A (LMP2A),表达于大多数人类疱疹病毒(EBV)有关的恶性肿瘤,已经被证明是潜伏性感染及上皮细胞转化的主要诱因。 除此以外,它也可以作为基于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EBV关联的恶性肿瘤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