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身体发出的睡眠信号,竟是大脑 DNA 损伤拉响的「警报」
睡眠对所有动物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每天的睡眠量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成年人每天大约睡 7-8 个小时,树獭睡 20 个小时,而自由漫游的野生大象只睡 2 个小时。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需要花在睡觉上。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只要好好睡一觉,我们就能元气满满地开始新的一天啦。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知道自己需要睡觉的,晚上睡眠帮助机体修复的机制是
美国FDA扩大辉瑞/BioNTech疫苗Comirnaty紧急使用授权(EUA):加强针用于≥18岁人群!
此次扩大EUA,将允许更广泛的人群接种加强针,以针对COVID-19提供高水平的保护。
复旦大学张文宏团队发现第三针新冠异源蛋白亚单位疫苗接种,是安全有效的
复旦大学张文宏团队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Recombinant protein subunit vaccine booster following two-dose inactivated vaccines dramatically enhanced anti-RBD responses and neutrali
美国疾控中心推荐Moderna COVID-19 Vaccine(mRNA-1273)加强针:用于≥18岁人群!
Moderna COVID-19 Vaccine是一款mRNA疫苗,加强针应在完成基础免疫程序(2针免疫)后至少6个月接种。
长链非编码RNA CBR3-AS1通过CBR3-AS1 /miR-409-3p/SOD1轴的氧化还原和DNA修复介导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放射敏感性
长非编码RNA CBR3-AS1在多种癌症中具有重要功能。然而,CBR3-AS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
肿瘤坏死因子导致线粒体DNA释放和cGAS/STING依赖的干扰素反应支持炎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几种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和牛皮癣)的关键驱动力,在这些疾病中,受影响的组织显示出干扰素刺激的基因信号。
DNA聚合酶分子马达精确动态工作机理研究获进展
从细胞最基本的各种功能原件开始,进而精确认识其动态工作机理,是认识生命、有效干预生命过程的第一步。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蛋白质静态晶体结构可高效获取,为突破生命科学认知局限提供便利。解析蛋白质分子内部复杂部件的动态反应机理,是生命科学未来亟须解决的难题。明晰DNA/RNA聚合酶等马达分子精确动态工作机理,将为高效研发控制病毒复制的有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蚕丝蛋白颅内植入式可降解微针贴片
围绕以脑胶质瘤为代表的重大脑疾病临床治疗中对颅内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迫切需求,我国科学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蚕丝蛋白的异质、异构、可降解微针贴片,相关成果于近日以题为“Silk Microneedle Patch Capable of On-Demand Multidrug Delivery to the Brain for Gliob
利用纳米孔DNA测序技术成功扫描单个蛋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利用纳米孔DNA测序技术,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扫描了单个蛋白。通过在微小的纳米孔中一次一个氨基酸地慢慢移动线性化的蛋白,他们能够读出与该蛋白的信息内容有关的电流。
科学家开发利用负压递送DNA疫苗的方法,可促进疫苗快速、高效响应
近二十年来,以RNA、DNA为基础的各种核酸药物和疫苗开始大放异彩,尤其是在最近的新冠疫情中,mRNA疫苗实在是风头无两,不由得让大家对核酸疫苗的未来充满期待。核酸与其他药物成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需要在细胞内起效,因此如何将核酸递送至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转染(transfection)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近期,《科学进展》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罗格斯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