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完成霍山石斛多糖11糖和龙眼多糖a-葡萄糖苷高达30糖的首次化学全合成
糖类化合物是生命的三大基础物质之一,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细胞生长和增殖、免疫反应等。从自然界中分离提取纯的和结构均一的糖类化合物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化学合成是一种有效的和可规模化的方法来得到纯的和结构确定的糖类化合物,从而可以深入研究其功能和发展新的治疗药物。然而,由于糖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问题,高效化学合成长
CD30靶点面面观:ADC一炮而红 双抗尚无硕果 CART研发火热...
CD30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可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或凋亡,于1982年在用于霍奇金淋巴瘤(HL)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mAb)中被发现,曾被认为是疾病治疗的理想靶点。2020年,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Adcetris)国内获批上市,CD30声名大噪。而近日,Adcetris获批用于治疗CD30阳性的既
上市30年12个适应症!美国FDA批准艾伯维肉毒素Botox(保妥适):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
Botox上市30年来,已被批准多达12个治疗适应症,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神经毒素产品。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马少华、黄来强团队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马少华副教授、黄来强教授团队在类器官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成功建立了类器官均一化、自动化、高通量培养平台,制备的人源和鼠源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类器官,形态结构均一,忠实地保留了源组织/肿瘤从基因分子细胞到组织生理病理的特性、对药物和治疗的反应功能。其中肿瘤类器官高度保持了源肿瘤的异质性和患
比Remdesivir强27.5倍,强效抑制变异毒株!这款抗癌药或为COVID-19治疗新希望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已造成全球近13%的人口受感染, 210万人因新冠肺炎(COVID-19)而丧生。不仅如此,全球已经出现了超过12000个SARS-CoV-2变种,其致死率可能是早期冠状病毒的30至40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求得COVID-19的“解药”迫在眉睫。由于新药开发历时周期长,因此在现
CD30 CAR-T细胞疗法!新加坡特沙生物创新疗法获欧盟优先药物资格(PRIME):治疗淋巴瘤(cHL)!
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R/R cHL)的完全缓解率达60%,且没有其他CAR-T疗法的严重毒性。
历经30多年科学家终发现诱发食物过敏的关键原因—机体过度活跃的食物质量控制系统!
2021年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30多年的时间里,食物过敏事件在发达国家中急剧增加,比如美国有高达8%的儿童会对诸如牛奶、坚果、鱼类和贝类等食物产生潜在的致命性免疫反应,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食物过敏的产生是因为现代环境中注入寄生虫等天然病原体的存在,这反过来又会使得进化应对诸如这种天然威胁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进做大做强暨学部成立大会召开
12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成立65周年之际,召开推进做大做强暨学部成立大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勇出席会议。余艳红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5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精神引领下,在党和国家领
陈俊强教授:全球食管癌患者我国占一半,免疫治疗打破多年困局!
12月19日,“肿瘤康复阳光行暨胸部肿瘤防治及康复系列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办。本次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的模式,有超过41万人在线观看了直播。会后,我们有幸对“肿瘤康复阳光行”大型公益系列活动的发起人、福建省肿瘤医院18区特需病房负责人陈俊强教授进行了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