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董志强/魏君/熊南翔团队揭示神经干细胞联合外泌体治疗脑卒中的关键机制
该研究应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小鼠模型,揭示了神经干细胞(NSC)联合NSC来源的外泌体对缺
研究确定了最佳午睡时长,午睡超过30分钟,房颤风险或增加90%
尽管睡眠是人类健康的绝对必要条件,但午睡的好处并不明显。虽然有研究发现午睡可以提高运动技能和记忆力,需要注意的是,既往研究也发现,午睡并不能弥补夜间睡眠不足,甚至是午睡超过一个小时,还可能有害健康。
136页Nature论文打破国内外技术空白,30岁一作即将回国就职
刚刚博士后出站的胡鸿杰,以一作身份新发了一篇《自然》论文。结果,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在论文发表仅一周时,下载量就已经超过了44000次。
陈思邈团队研究显示,未来30年,癌症将花费人类25万亿美元
研究团队对204个国家和地区的29种癌症进行分析后指出,在2020年至2050年的30年时间里期间,全世界将为癌症花费25.2万亿美元,其中,五种癌症——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白血病,将占据总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近30年我国含糖饮料死亡人数翻倍
该项研究表明,在1990——2019年中,中国人口因过量摄入含糖饮料而面临的死亡威胁有所增加。2019年中国男性死于含糖饮料的人数及其在过去三十年的增幅均高于女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男性体重指数相关疾病
The Lancet:对患者进行基因分析或能降低高达30%的不良药物反应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如果药物是根据患者机体的基因所定制的话,那么患者所经历的严重副作用就会降低30%,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药物疗法之前进行遗传学分析或能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和
斯坦福研发最新疫苗:比mRNA强百倍,覆盖所有毒株
研究人员表示,DCFHP-alum疫苗虽然是基于最早的原始毒株序列,但却能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引发对SARS-CoV-2变种和SARS-CoV-1强大且广谱的中和抗体反应
Nat Commun:全球70多万人最新研究结果:30多岁至50多岁的人群睡眠时间或最短!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中年时期的睡眠要比其在成年早期和晚期的睡眠少。研究者表示,在成年早期阶段至33岁时,机体的睡眠时间会一直下降,然后在53岁时睡眠时间又会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