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研究解析马来西亚华人面部识别技术

你可以轻易识别出你曾经有过一面之交的人吗?还是对你来说能认出一张熟悉的脸都不容易? 研究已经表明我们更能认出来自于同一种族的人,但是科学家们提出疑问:我们怎么利用吸收到的信息来识别人? 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最新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华人可以利用他们的面部识别技术来帮助他们适应多元文化的生活环境。

2012-11-18

Nature:清除老化细胞或能延缓衰老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清除老化细胞让小鼠青春常驻,推迟显现皱纹、肌肉萎缩、白内障等老化征兆。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有望用于老年人护理。专家称,这只是初步研究,结果虽然“令人着迷”,但须审慎看待。 缓衰老 研究主要针对老化细胞。这种细胞不再分裂出新细胞,在防止肿瘤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老化细胞由免疫系统清理,随着时间推移,在身体积聚数量增多。研究人员估计,高龄老人全身大约10%的细胞为老化细胞。

2012-11-18

Nat Commun:开发出新型计算机算法鉴别老化基因 或为开发延长寿命的疗法提供思路

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计算机公式,其可以帮助预测通过关闭哪些基因来产生和限制热量相同的抗老化效应。

2014-01-05

PLoS ONE:脆弱的DNA修复机制降低了老化进程

随着个体不断老化,DNA损伤及突变不断增多。目前已经认为,导致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基因毒性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DNA修复能力的不断降低。但是这两种诱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比如DNA损伤能够通过突变干扰DNA修复能力,反过来增加了未被修复的受损DNA的数量。

2012-11-18

Mol Psychiatr:长期服用可卡因加速大脑老化

近日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者的大脑年龄大大快于未接触可卡因的人。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的新研究表明:长期滥用可卡因会加速大脑衰老过程。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4月25日的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该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可卡因会让年龄有关的大脑中的灰质损失得更严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扫描了年龄相近、性别一致以及智商相似的120人的大脑。

2012-11-18

Modern Pathol:科学家揭示面部移植新见解

刊登在国际杂志Modern Path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为机体的排斥反应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者发现免疫细胞T细胞参与了机体的排斥反应过程。

2014-01-21

Scientific Reports:“狮尾狒狒”也能进行快速面部模仿

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对“狮尾狒狒”(“旧世界”猴子的一种)快速面部模仿(RFM)的观察结果。这种快速的、自动的反应此前已在人类和猩猩中观察到,但没有在非猿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而这项研究表明,另一种灵长类动物也能够进行这种复杂的情绪交换。 RFM是一种快速的、无意识的反应,在其中一个个体模仿另一个个体的面部表情。

2013-06-27

ATV Biol:揭示心脏瓣膜随个体老化而钙化的分子机制

研究者对猪的心脏瓣膜研究发现,时间在心脏瓣膜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3-11-09

PNAS: 新型视网膜假体可让使用者识别面部信息追寻移动图形

最新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Retinal prosthetic strategy with the capacity to restore normal vision " 报道了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科学家们在长时间储存视觉信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现有的用于盲人导航的假体只能识别光点和光形成的边界。这种新型仪器能够提供常规视觉信息的代码,这种代码很准确,甚至能够让使用者识别面部信息还能够追寻移动图形。

2012-11-18

Psycho Sci:面部各部分特征的识别更优于面部整体的识别

不同的面孔,我们如何来识别? 我们如何来认出一张面孔,截止到今天,大部分的科学家的回答是:通过全面整体性来识别(holistically),也就是我们要观察所有的特征,包括眼镜、鼻子、嘴巴等,然后将他们组合,最终对每一个人形成一种形象,然后近日的一项研究推翻了这种一般的认人的理论,来及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识别整张脸的时候...

201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