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一种致病性遗传变异可能增加胃癌患病风险
近日,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论文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当一种致病性遗传变异与幽门螺杆菌
Nat Commun:科学家识别出有望帮助开发男性避孕药的潜在遗传靶点
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小鼠、猪、牛和人类的睾丸组织中发现了名为Arrdc5基因的表达,当在小鼠机体中敲除Arrdc5基因的表达时,就只会在雄性动物中产生不育表型,并影响其机体的精
不依赖基因型高效青花菜遗传转化体系取得新进展
近日,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分别发表了甘蓝青花菜课题组的两项科研成果:“A Highly Efficient Genetic Transfo
Molecular Cancer: 科学家们揭示了CDK9i诱导表观遗传格局的重新编程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家族在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如CDK1/2/4/6)和RNA转录(如CDK7/8/9/11)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EZH2:表观遗传,枯树逢春
表观遗传学研究使公众意识到,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不止是由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中组蛋白的修饰特征作为表观遗传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变化往往能够改变细胞的转录,而基因转录的开与关与否又决定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转录
光遗传学眼科基因治疗明星初创公司宣布关停,临床前数据未达预期
Cyrus Mozayeni 表示,这些数据对于公司的科学来说是非常有希望的迹象。不仅提高了公司主导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而且还提高了建立管线和制备和生产高质量载体的能力。
运用鲤科鱼类系统发育重建长江水系的演化历史 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平团队联合国内外学者,基于化石标定的鲤科鱼类线粒体系统基因组学分析,推断了鲤科鱼类东亚特有类群的多样化动态、祖先分布与祖先卵型,并讨论了古金沙江南流经“第一湾”与中游
Cell:发现表观遗传学新机制,向战胜癌症和衰老更进一步!
DNA利用碱基ACTG排序的千变万化存储着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然而,就拿人类来说,其基因组DNA拉直可以达到三米长,但是却能塞进直径不到30微米的细胞里,这显然经过了井然有序的“打包压缩”。
斯坦福团队发明从发育中大脑分离不同细胞类型的新方法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可以根据细胞表面标志从发育中的大脑中分离出不同NSPC类型的方法,并进行了分离细胞的功能验证。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很容易推广。
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表观遗传年龄,逆转衰老
这一次,他们在6名女性中进行了相同的临床试验,证实了通过简单地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可在两个月时间内让女性参与者的生物学年龄平均年轻了4.60岁(干预前平均生物学年龄为55.83岁,干预后为51.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