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同济大学:核梭杆菌通过Keap1/NRF2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

新兴研究揭示了细菌调控结直肠癌(CRC)代谢。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 Fn)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Fn感染是否改变结直肠癌患者的代谢仍不清楚。在此,基于LC-MS/MS的脂质组学证实,在大肠癌患者肿瘤和小鼠模型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主要是CYP2J2)及其介导的产物12,13-EpOME表

2021-07-07

重要研究成果解读结直肠癌研究领域新成果!

近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直结肠癌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三大常见癌症。全世界有超过193万人被新确诊为直结肠癌,占全球新确诊癌症人数的9.7%,相当于每10个新病例中就有1人是直结肠癌。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解读近期科学家们在结直肠癌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1】

2021-06-28

Gastroenterology:科学家或能成功预测结直肠癌是否会对免疫疗法产生反应!

2021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结直肠癌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反应不一,而这或许部分归咎于高肿瘤突变负担(TMB)。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题为“Immunogenomics of colorectal cancer response to checkpoint blockade: analysis of

2021-06-30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研究揭示整合素β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抑制作用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剑峰团队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教授李济宇团队、蔚青团队的合作研究论文Integrin β7 inhibits colorectal cancer pathogenesis via maintaining

2021-07-05

结直肠癌(CRC)精准免疫治疗!欧盟批准双重免疫治疗方案Opdivo+Yervoy:治疗dMMR/MSI-H患者!

Opdivo+Yervoy(OY组合)是获得监管批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双重免疫疗法。

2021-06-30

Cancer Discov:红肉摄入或会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发生DNA损伤相关的遗传突变

2021年6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研究人员发现多种风险因素与结直肠癌(CRC)发生有关,然而其在患者肿瘤发生中的直接诱变效应却并未阐明。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Discovery上题为“Discovery and features of an alkylating signature in colorectal cance

2021-06-26

Theranostics:RHOBTB3环状RNA通过调节PTBP1稳定性抑制大肠癌转移

结直肠癌的肿瘤转移是大多数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主要难点。在实体肿瘤中,环状RNA(CircRNAs)影响许多生物学功能。然而,它们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本文中,作者发现了CircRHOBTB3,它在大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明显下调。此外,较低的环状RHOBTB3水平与较高的临床分期和较高的转移风险显著相关。CircRHOB

2021-06-24

Sci Adv:新型药物分子或能杀灭并限制肠癌细胞的再生和进展

2021年6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癌是澳大利亚普通人群第二大致命性的癌症,每周大约都有300名澳大利亚人被诊断为这类癌症,而且有超过100人会死于这种疾病;在澳大利亚,女性患肠癌的风险大约为8%,而男性则为10%。Wnt/β-连环蛋白的异常激活或许是结直肠癌生长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

2021-06-21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BCL-XL是通过结直肠癌腺瘤到癌序列进展的关键

避免凋亡是癌症的一个标志,这通常是通过上调抗凋亡BCL-2家族蛋白介导的。在结直肠癌(CRC)中,先前的工作强调了疾病阶段决定的不同的抗凋亡蛋白依赖。肠道干细胞(ISCs)在转化过程中需要BCL-2来实现腺瘤的生长和存活,而ISCs特异性的MCL1缺失会导致肠道稳态紊乱,最终导致肿瘤发生。然而,结肠癌干细胞(CSCs)不再需要BCL-2,而主要依赖BCL-X

2021-06-25

Hepatology:低氧诱导的外泌体促进大肠癌肝转移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的常见病,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就有肝转移。具体地说,一些症状较轻的区域性患者(Ⅰ期或II期)也会迅速进展为肝转移,甚至及时切除原位结直肠癌病灶。然而,肝转移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本文研究显示低氧诱导的外泌体miR-135a-5p与大肠癌转移灶内肝转移的发生、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miR-135a-5p可能是阻止大肠

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