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染色体萎缩理论遭推翻 男性不会消失
学者发现汉族人群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易感基因
近日,安徽医科大学汪凯教授科研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德国鲁道夫大学医学中心等国内外多家单位,首次发现中国汉族人群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ALS)的易感基因。研究成果于4月28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迄今为止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研发前沿】治疗ED药物有望缓解罕见病杜兴氏肌肉萎缩症症状
杜兴氏肌肉萎缩症(Duchene muscular dystrophy,简称“DMD”)是一种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缺陷引起的罕见遗传疾病。
JCI:通过阻断sumo化修饰途径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策略
近日,临床医学类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在线发表了密歇根大学Jason P. Chua等人关于多聚谷氨酰胺雄激素受体导致脊髓型肌肉萎缩症(SBMA)的最新研究成果。
G3: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新治疗靶点
近日,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牙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TDP-43蛋白质与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基因操纵该蛋白时会激活各种不同的分子途径。这一发现为治疗ALS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提供了新思路。
BBRC:基因疗法或可延长脊椎肌肉萎缩患者寿命
近日,来自密苏里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将一个缺失的基因引入中央神经系统可以帮助延长脊椎肌肉萎缩(SMA)患者的寿命,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6000个孩童中就有一个患此病症,目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者通过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通过两种方法将一个缺失的基因引入至SMA幼鼠的神经系统中,两种方法为静脉植入和直接引入至中央神经系统。最终研究者发现引入缺失的基因后,小鼠可以延长其寿命。
修复蛋白被激活帮助肌肉萎缩症患者生成肌肉细胞
当肌肉细胞膜遭到破坏,修复蛋白质dysferlin就会被激活并且重新生成肌肉细胞膜。如果这种修复蛋白质由于基因突变被改变,那么人体自身的“质量控制”系统(即蛋白酶体)就认为该蛋白质是缺陷的继而消除它。如果没有dysferlin蛋白,那么受伤的肌肉细胞膜就不能被修复,从而导致骨骼肌细胞逐渐损失最终致使肌肉萎缩。看来,人体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会中和突变蛋白质dysferlin,即使这种突变体并不会
:阻断CDK蛋白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萎缩
根据PDB文件1nkp而构建出c-Myc(红色)与Max(蓝色)和DNA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2012年3月9日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抑制一种大量存在的促进生长的蛋白能够导致三阴性乳腺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