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碧迪医疗与NanoString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动单细胞空间多组学在华应用

结合双方优势,为国内基础科研、临床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提供一站式的技术工具和服务。

2022-12-01

Nat Genet:科学家利用空间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成功对人类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来自达纳-法伯/波士顿儿童癌症和血液病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空间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对不同年龄组和不同部位的癌细胞的结构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2022-12-19

囊泡:作为治疗剂载体的新兴工具

细胞外小泡(EVS)是一种天然的纳米级磷脂双层结构,由真核原核细胞主动释放。

2022-10-18

Theranostics:基于细菌囊泡的骨和软组织肿瘤治疗策略

骨和软组织肿瘤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约占儿童肿瘤的20%。全世界每年有近20万人被诊断为肉瘤。作为一个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群体,这些肿瘤包括50多个亚型,其中大约一半是发生在四肢的肌肉骨骼肿瘤。

2022-10-18

EMBO J:由至内,搞定Aβ!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

揭示了Aβ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可能是对Aβ细胞毒性的反馈调节。而EPO不仅仅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也大量地参与到了Aβ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通路中,并对炎症抑制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有积极的影响。

2022-12-12

Molecular Cancer:泌体生物发生、机制、调节和治疗癌症的意义

外泌体是直径约30-150 nm的胞外小泡,由多泡小体(MVB)与质膜融合而分泌。自从它们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可视化和描述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外显体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22-11-28

Cell:除了治疗血癌,CAR-T细胞也有望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今,科学家们已报告了CAR-T细胞疗法在一小部分患有称为狼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身上取得的非常有希望的早期结果。

2022-11-28

呼吸道合病毒(RSV)预防里程碑!单剂量被动免疫疗法Beyfortus获全球首个监管批准!

Beyfortus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RSV的单剂量预防方案,同时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广泛新生儿和婴儿群体的RSV预防方案,包括足月或早产的健康或具有特定健康状况的婴儿。

2022-11-08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团队发现,癌细胞在高黏度细胞液中迁移更快

这项研究将高黏度细胞外液促进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阐述得十分明确,未来通过干预这些生物学过程,科学家们或许能发现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2022-11-21

Nature Genetics:张钊/王露合作揭示逆转座子启动先天免疫系统以长期抵抗源病毒入侵的新作用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果蝇中,研究发现在人的胚胎发育—8细胞到囊胚—的过程中也存在特定时期的逆转座子激活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