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ncRNA以克服癌症治疗耐药性的潜力
由于ncRNAs是癌症治疗耐药性的关键调节和预测因子,它们可以作为治疗佐剂和肿瘤不可知治疗策略的组成部分,以提高现有治疗方式的抗癌反应,包括化疗、放射治疗、ICIS和靶向治疗。
Molecular Cancer: CDK6-PI3K作为一种新的靶向信号轴逆转癌细胞的多药耐药
本研究揭示了CDK6和PI3K在CDK6缺陷的癌细胞群体中的交叉下调,表明CDK6-PI3K轴可能成为抑制ABCB1介导的多药耐药的新靶点。
CD:中国科学家打破肝癌免疫治疗耐药困境!复旦大学樊嘉院士/朱棣/徐泱团队揭示IFN-α增强抗PD-1治疗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肝脏肿瘤(肝细胞癌,HCC)发生率持续增加,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1]。有预测显示,在2025年以前,每年将有超过一百万新增HCC患者[2]。
mBio:碳青霉烯耐药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高耐药的发生是由于插入序列IS26介导的包括blaKPC-2基因在内的多重耐药(MDR)区动态且不稳定的扩增导致的,这种机制可帮助细菌来逃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攻击。
Science子刊:发现癌症免疫疗法的一种潜在新靶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乃尔医学院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肿瘤可以利用一种叫做ART1的酶来阻止抗肿瘤免疫细胞,从而使这种酶成为增强免疫力的癌症治疗的一种有希望的新靶标。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ART1在肿瘤细胞上表达时,可以改变抗肿瘤免疫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从而引发这些免疫细胞的死亡。在癌症的动物模型中,阻断ART1会增加肿瘤内抗肿瘤免疫细胞的存在,并减缓或停止肿瘤生长。
JCI:一名肺癌患者竟然出现四种耐药机制,KRAS真是难对付
这个研究初步探索了KRAS G12C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分子特征及潜在机制,发现耐药肿瘤中KRAS G12C突变等位基因频率降低以及MAPK通路重新激活。
靶向ELFN1-AS1和EZH2的治疗药物在细胞存活和奥沙利铂耐药方面的潜力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根据一项估计,2020年有190万例结直肠癌病例,超过93.5万人死亡。
核糖体生物发生:肿瘤转移和治疗耐药的中心角色
核糖体是由核糖体RNA(rRNA)和核糖体蛋白组成的复杂集合,其功能是信使核糖核酸翻译机。这些检查点和通路的扰动可能导致核糖体生物发生的过度激活。新出现的证据表明,癌细胞含有一类特殊的核糖体(核糖体),它促进致癌基因的翻译程序,调节细胞功能,并促进新陈代谢重连。
靶向HIF-2α或是一种有前景的乳腺癌化疗耐药治疗策略
实体瘤微环境(TME)常以缺氧为特征,可促进乳腺癌细胞(BCS)向乳腺癌干细胞(BCSCs)转化。这种转化对乳腺癌具有治疗抵抗力,限制了临床治疗的益处。低氧诱导的转录因子,包括HIF-2α(也称为epas1),通过在低氧条件下激活多个转录程序,在调节肿瘤细胞干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