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借助细胞外囊泡诊断儿童白血病潜力大
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新的白血病诊断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出现或将使得医生对一种常见的儿童白血病的诊断发生革命性变化。研究人员表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特殊的细胞外结构,可以在血液中进行追踪。该发现或对这种儿童白血病的诊断,药物输送和治疗有重要启示。
PNAS:干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有望更安全地治疗大脑放射损伤
已证实干细胞有望治疗癌症放疗导致的大脑区域损伤。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来自干细胞的微囊泡也提供类似的益处,同时不会产生利用干细胞治疗时产生的一些风险。
PNAS:新型RNA运输系统或可治疗外套细胞淋巴瘤
由于平均存活时间仅有5-7年,外套细胞淋巴瘤(MCL)被认为是最恶性的血液癌症,而其疗法也几乎没有;每年大约有三千美国人被诊断为该疾病,尽管抑制外套细胞淋巴瘤发生转移的个体化疗法的开发正在不断进展,但系统性治疗药物向癌细胞中的运输一直都是全球癌症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
Nat Methods:科学家首次实现向细胞高速运输大尺寸的颗粒 或可加速疾病疗法的开发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研究者通过对疾病发生的研究,成功改进并且捕获了细胞内部的图像,这就为后期改善医学及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
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 Thomas C. Südhof 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点30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德国3位科学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 Südhof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新干细胞运输技术 增强心脏修复功能
近日,在2014年美国芝加哥心脏协会科学年会上,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个体心脏病发作后将干细胞因子直接运输至损伤的心肌组织中或许可以帮助损伤的心肌组织进行修复并且再生。
PLoS Biol:年龄差异性地调控蛋白运输到细胞器中
2012年10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们经常认为细胞内发生的蛋白运输过程与细胞的年龄无关。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Hsou-min Li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在植物中,叶绿体年龄差异性地调节着蛋白运输到这种细胞器中。这一发现推翻了一个曾被广泛接受的观点:这种蛋白运输过程是与年龄不相关的。相关研究结果于10月30日发表在PLoS Biology期刊上。
Acta Biomater:新型干细胞装载运输技术可帮助眼睛受损者重获光明
2012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将干细胞疗法应用于治疗眼睛损伤(由事故或者疾病造成的眼部损伤)的新型技术,这或许可以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恢复眼睛健康,甚至重获光明,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cta Biomaterialia上。
Biomaterials:开发出新型“纳米花瓣”抗癌药物运输技术 可对癌细胞实施精准杀灭作用
近日,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主要由抗癌药物组成的“纳米花瓣”,其可以将多种药物的混合制剂引入到癌细胞中,对癌细胞实施靶向攻击,进而治疗癌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Biomaterial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