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控制红苹果着色分子机制
红苹果,人人爱。可是,苹果皮为什么能进化出诱人的红色,是个有趣而复杂的问题。4月2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诠释了苹果为什么这样红的奥秘。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果树所)苹果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在完成了苹果花药培育纯系高质量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揭示了反转座子控制红苹果着色的分子机制。“栽培苹果通常是二倍体,基因组高度杂合且经过全基因组复制,致使常规品种基
科学家揭示红桦白桦种间杂交与基因渐渗规律
自然杂交与基因渐渗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间。基因渐渗指两物种的杂交后代与亲本反复回交,把某一亲本的性状带至另一亲本,后泛指某一种群的基因被整合到另一种群中。此前研究表明,渐渗通常由丰富度相对较低的物种到丰富度相对较高的物种发生,由二倍体到四倍体发生。日前,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王年课题组研究发现,红桦和白桦之间渐渗方向并不受倍性和丰富度的影响,若倍性、种间丰富度等影响渐渗的多种因素同时起作用
世界肾脏日:费森尤斯医疗“蓝红丝带,透亮人生”倡议启动
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四为世界肾脏日。今年3月14日的第十四届世界肾脏日,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 Everywhere)。借世界肾脏日之际,费森尤斯医疗携手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梅长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脏科主任丁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陈晓农教授和海军军
Nat Med: 雷公藤红素如何帮助我们减肥?
2019年3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15年广泛报道了一种来源于雷公藤的药物——“雷公藤红素(Celastrol)”的强效抗肥胖效果。研究表明该药抑制了肥胖小鼠的食物摄入量近80%,减重达45%。 此外,雷公藤红素增加了大脑对瘦素的敏感性,但直到现在,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文章中,由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医学博士Umut Ozcan领
艾尔建保妥适(Botox,肉毒杆菌毒素A)新适应症获美国FDA受理
年03月09日/生物谷BIOON/--艾尔建(Allergan)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该公司提交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sBLA),扩大Botox(保妥适,通用名:onabotulinumtoxinA,肉毒杆菌毒素A)标签,用于治疗儿科患者(2岁及以上)上肢和下肢痉挛。小儿上肢痉挛适应症已被授予6个月优先审查,处方药用户收费法目标日期(PDUFA)预计在2019年第二季度。
Cancer Prev Res: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可减少脂肪肝、炎症和肝癌
2019年3月3日讯/生物谷BIOON/---在抗击癌症方面,武器库中有一个令人惊讶的工具:我们吃的食物。这是因为食物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已被发现在预防癌症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它是有重要意义的,这是因为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报道,30%至50%的癌症病例是可以预防的,因此首先把重点放在预防癌症产生上。美国塔夫茨大学人类老年化营养研究中心副主任和高级科学
转基因“虾红大米”在中国研制成功
虾青素(又称虾红素)是一种红色的酮类胡萝卜素。天然的虾青素是世界上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能够维持机体平衡和减少衰老细胞的堆积。然而,虾青素在大多数高等植物中无法产生,只在一些藻类和酵母产生。因此在平时的膳食中,人们获取抗氧化性较强的虾青素的途径非常少。华南农业大学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虾青素与常见的粮食作物水稻相结合,研制出了富含虾青素的“虾红大米”。该成果于2018年11月发表在期刊《
著名华人企业家季红俊博士开创“改变游戏规则”的非病毒CAR-T技术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季红俊,八十年代便只身来到美国学习,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动物生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全心投入到了生物制药的研究中去。毕业初期,由于没有资金,他租用了一个车库,建立了标准实验室,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生物制药科研生涯。在这个100平米的实验室里,一呆就是五年,这五年间,他阅读了大量的金融投资类书籍,自学金融知识。五年后,季红俊所在的stratagene公司2001
经常吃红肉为何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罪魁祸首竟是机体肠道菌群!
2018年12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经常摄入红肉会增加个体患心脏病的风险,同时研究人员还阐明了肠道菌群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研究者Stanley Hazen表示,基于此前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机体在消化过程中肠道菌群所产生的一种名为TMAO(氧化三甲胺,t
红肉、肠道微生物以及心脏病之间的关系
2018年12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最新的研究中,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红肉与心脏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肠道细菌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由Stanley Hazen博士领导。之前的工作显示TMAO(三甲胺N-氧化物) -(消化过程中形成的肠道细菌副产物)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包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当肠道细菌消化胆碱,卵磷脂和肉毒碱,红肉和肝脏等动物产品中含有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