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Human Repro:长达17年的大型研究揭秘法国男性发生精子质量和浓度降低的分子机理

2012年1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Human Reproduc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法国de Veille Sanitaire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从1989年至2005年,法国男性精液中的精子浓度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而且正常形成的精子数量也发生了降低。

2012-12-08

Development: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揭示线虫精子发育过程中残余体清除的分子机制

2012年12月3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实验室和张宏实验室合作在 Development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Residual body removal during spermatogenesis in C. elegans requires genes that mediate cell corpse clearance 的文章。文中报道了线虫精子发育过程中残余体清除的分子机制。

2012-12-05

PNAS:不育鼠精巢组织培养出精子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无法产生精子的实验鼠的精巢组织,成功获得了正常精子。 这些精巢无法生成精子的实验鼠是横滨市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操作手法获得的,它们的精巢内虽然有能够发育成精子的精原细胞,但是向精原细胞提供营养、促进其成熟的支柱细胞不能发挥作用,从而无法生成精子

2012-11-18

科学家诱导皮肤细胞变成精子

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提取不育成年男性皮肤细胞可用于培育早期阶段精子细胞,未来有望对不育男性带来希望。

2014-05-04

PNAS:精子如何准确找到卵子

精子和卵子结合之前,精子要经过漫漫征程奋力游向卵子。那么精子是如何准确朝着卵子的方向前进的呢,日本研究人员利用海鞘做实验揭开了精子认路的机制。 日本筑波大学下田临海实验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海鞘的卵子会向海水中释放一种诱引精子的物质,来告知精子自己所处的位置。如果精子错误地朝着远离卵子的方向游动,这种物质的浓度就会下降。

2012-11-24

PLoS Genet:保护精子细胞免受损伤的RNA分子

2012年1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保护精子细胞免受损伤的一类RNA分子,这种RNA分子称为粗线期piwi互作RNA分子或者piRNAs,如果没有这些RNA分子,男性的精细胞发育就会受到抑制,由于其在精细胞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研究者就揭示了其在某些不育男性中所发挥的作用。

2012-11-20

AJCN:饱和脂肪摄入过多或致男子精子数量下降

人们已经知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与饱和脂肪的摄入相关。丹麦一项新研究发现,男士摄入的饱和脂肪越多,精子浓度就越低,精子质量也随之下降。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选取了701名20岁左右的丹麦男子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提供他们此前三个月的饮食情况,并提供精液样本。研究人员按照饱和脂肪摄入情况把他们分成四组,并比较每组的精子数量。

2013-01-07

Plos One:冷冻干燥法能够长期保存精子

长期以来,精子的保存一直使用液氮。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提高,冷冻干燥法已经发展为一个新的精子保存方法。 通过冷冻干燥法来保存精子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被保存在4℃,并在室温环境下运输。 虽然已经知道许多动物精子成功的通过冷冻干燥来保存,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来长期保存精子的可能性还没有被研究。 近日,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卵细胞与冷冻干燥的精子受精。

2012-11-18

环境信号可影响精子功能

精子在做前往雌性卵子的长距离艰巨旅行时需要有路径指示,而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由雌性动物鼻子所嗅到的空气中的费洛蒙可确保这些路径指示会出现。雌性动物具有强大的嗅觉,它们能够探测到一大批分子,其中包括被称作费洛蒙的物种内信号分子。

2014-05-18

Cell Res:刘默芳等发现小鼠粗线期piRNA在精子发育中的重要功能

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于5月2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默芳研究组关于小鼠粗线期piRNA指导精子形成后期mRNA大规模清除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