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帕金森病患者α-突触核蛋白自身抗体水平较低
诊断和监测帕金森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甚为需要,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α-突触核蛋白 (α-Syn)。它是一种涉及帕金森病发病机理的蛋白质,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时与临床结果并不一致。近期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了自身存在的抗α-Syn自身抗体。
PNAS: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特异神经递质受体对大脑突触修剪至关重要
2013年1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华人博士张忠伟副教授领导的杰克逊实验室研究人员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证明某个特定的神经递质受体在新生哺乳动物大脑中突触的修剪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发育阶段突触错误修剪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
JBC:首次发现Evi外切体在突触扣结释放的机制
Wnt信号在突触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Wnt被释放并作用到靶细胞的机制还未阐明。近日,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Vivian Budnik等人建立了一个体内系统来阐明外切体释放机制,结果发现了与之有关的三种蛋白Rab11, Syntaxin 1A 和 Myosin5。相关研究发表于3月21日的美国《生化周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PNAS:昼夜节律影响肝脏中代谢产物
通过分析肝脏中数百种代谢产物,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表观遗传学与代谢中心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昼夜节律即我们自己的身体时钟,能极大地控制我们机体的关键构件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血脂等的产生。 他们确定了600多种肝脏来源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是由代谢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对维持和促进细胞的健康和成长很重要。这些代谢物中约60%被认为是内源性生物钟依赖性的,以往认为只有约15%由生物钟调控。
PLoS ONE:昼夜节律破坏可能会导致炎性疾病
当与高脂肪、高糖饮食相结合后,昼夜节律的破坏可能会导致炎性肠道疾病等对人体有害的疾病,根据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这项研究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Dev Cell :细胞凋亡蛋白酶在突触消除中的作用
3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罗振革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 在线发表了关于突触形成精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Caspase-3在突触消除中的作用
3月13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罗振革研究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Cell》在线发表了关于突触形成精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Caspase-3 Cleavage of Dishevelled Induces Elimination of Postsynaptic Structures”。
J Neurosci:张永清等脑肿瘤抑制因子调控突触发育研究获进展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与其靶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结构。突触生长过程的精确调控对于神经环路的形成和可塑性至关重要,突触发育和功能的异常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包括智力低下、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变性病等。因此,寻找和鉴定突触发育和功能调控基因一直是神经生物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