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reast Cancer Res:微波成像技术或可揭示乳腺癌疗法工作机理

新型微波成像技术或可用于监测乳腺癌疗法是如何进行工作的。 (Credit: Paul M Meaney) 2013年4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reast Cancer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微波成像可以被用于监测乳腺癌疗法进行工作的过程,微波扫描技术可以将乳腺癌、良性瘤以及正常组织之间进行有效区分。

2013-04-25

PLoS ONE:揭示卤素灯显微镜用于荧光细胞成像的新技术

近日,来自日本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低强度的光源,允许生物学家不破坏活细胞的前提下使得活细胞可见并且处理活细胞。在活细胞研究中使用的一般的显微镜依赖于强的紫外灯或者激光来照亮用荧光染料分子标记的细胞。然而高强度光源延伸的成像时间以及连续照射会对细胞带来损伤效应,尽管问题显得很复杂,但是研究者解释道,通过卤素灯来降低光源的强度可以解决光毒性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One上。

2012-11-18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分析ISWI家族在核小体移位

来自哈佛大学,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SWI Remodelers Slide Nucleosomes with Coordinated Multi-Base-Pair Entry Steps and Single-Base-Pair Exit Steps”的文章,利用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解析了一种重要的超家族酶如何协调重塑核小体,帮助完成核小体移位的。

2013-03-20

JACC:心脏磁共振T1绘图或将成为指导性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左室重构是一个突出的临床问题,尤其在合并糖尿病、大面积心梗或再灌注延迟的患者亚组中。一些临床前研究显示,心梗后的心肌重构是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神经内分泌、微血管和大血管因素。但之前,尚缺乏在活体上重现这些过程的方法,我们对人体内心梗后心肌重构的理解有限。 随着心脏磁共振(CMR)技术的普及,临床工作者试图通过CMR技术的使用,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

2013-01-03

Ann Surg:HR状况与HER2靶向药物影响核磁共振成像准确性

即将于2013年1月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发表了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医院Hyeong-Gon Moon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针对在进行新辅助治疗后,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准确性是否受原发性乳腺癌相关分子特征以及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靶点的药物影响进行了考察。

2013-01-03

FDA批准新的磁共振造影剂Dotarem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成像

2013年3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批准Dotarem(多它灵,gadoterate meglumine,钆特酸葡胺)用于2岁以上人群中大脑、脊椎和相关组织的磁共振成像(MRI)。 作为一种以钆为基础的造影剂(GBCA),本品有助于放射科医师看清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图像异常。

2013-03-28

Neurology: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快速诊断不同类型的痴呆症

2012年12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使用MRI(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来帮助判断痴呆是否属于阿尔兹海默症还是其它类型的痴呆,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logy上。 阿尔兹海默症疾病和额颞叶退化(FTLD)二者尽管潜在的发病过程以及机制并不一样,但是其具有相类似的症状表现。

2012-12-27

Nueron:新核磁共振技术或能预测痴呆进程

在一篇发表于期刊Neuron上的论文中,旧金山退伍军人医疗中心(SFVCMC)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一项分析脑图像的新技术可提供预测许多退行性大脑疾病进展程度和生理途径的可能性。这项新技术就是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IR)技术。该技术提供了表明痴呆以与感染性蛋白质疾病(prion diseases)相同的方式沿特定神经元通路蔓延至大脑的证据。

2012-11-18

JAMA:在乳腺造影中添加3-D成像技术可增加乳腺癌的检测率

据6月25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超过17万例的检查中,在数字化乳腺造影中添加体层合成这一3维乳腺成像技术与病人被召回进行另外的成像检查的比例下降及癌症检测率的增加有关。

2014-06-25

德国赫姆霍茨科学家因新型分子成像技术获奖

德国赫姆霍茨大研究中心联合会近日在为人而研究的主题下召开了2011年年会,作为活动的一部分颁发了一年一度的德国捐助者协会科学研究奖。今年获奖的是Ntziachristos与van Dam两位教授,分别来自赫姆霍茨慕尼黑生物与医学成像所和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他们共同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手术用分子成像技术,用此技术可首次实现在手术现场实时追踪肿瘤细胞。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