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浙大团队揭示肠道细菌调控表观转录组修饰促进结直肠癌转移机制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全世界发病人数第三、死亡人数第二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在我国同样不容乐观。尽管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生存仍然不理想,我们需要对结直肠癌的转移机制有更深刻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测序等研究手段的不断进展,人们发现肠道菌群能广泛影响宿主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并揭示了多种微环境细菌能够参与结直肠癌

2022-03-15

 天然产物靶向肿瘤坏死因子抑制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生长

结直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疾病,是男性和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第三大常见原因,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结直肠癌的病理生理学非常复杂,其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

2022-03-15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我国科学家解析结核杆菌核糖体大亚基与抗生素结合的三维结构1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全球重要的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数据,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占全人群的1/4左右,结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目前结核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了解结核杆菌耐药机制并研发新的治疗结核病药物对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意义重大。近日,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主的联合团队在《E

2022-03-11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坚主任医师团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视化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坚主任医师团队在临床外科手术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上刊登了最新的关于肠癌肝转移术中荧光显影导航手术的临床研究成果(ChiCTR2000039635),论文题目为“Efficacy of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guide

2022-03-12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现逆转结直肠癌细胞铂类耐药的新策略

《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杂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研究成果“磷酸化NFS1通过抑制多种细胞死亡形式降低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的化疗敏感性”。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邱妙珍副主任医师、鞠怀强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林进飞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发现了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

2022-03-08

CANCER CELL:探索程序性细胞死亡2 Like (PDCD2L)在结直肠癌中的致癌作用

近来 Huabin Gao教授及其团队探讨了Programmed Cell Death 2 Like (PDCD2L) 在多种癌症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以阐明 PDCD2L 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

2022-03-02

Cancer Discovery:科学家首次发现致病大肠杆菌会往肠细胞中注射新型毒素,破坏肠细胞DNA,促进癌症的发生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Fangyi Wan教授及其团队,在著名期刊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肠道中的黏附型致病菌可以通过其3型分泌系统(T3SS)与肠上皮细胞连接,并注入基因毒素(genotoxin)UshA破坏宿主肠上皮细胞中的DNA,导致细胞癌变以及肠癌的发生。每个人的肠道里免不了会有

2022-02-24

血浆外泌体中的非编码RNA CircLPAR1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预测指标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世界估计有超过190万例新的结直肠癌病例和93.5万人死亡。虽然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粪便检查等方法已应用于临床,但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仍具有挑战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

2022-02-24

CANCER CELL: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的转移与HOXA7表达水平有关!

近段时间来自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肿瘤科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同源框7 (HOXA7)在驱动KRAS突变CRC转移中的独特功能展开了研究,并探讨了该疾病亚群患者的治疗策略。

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