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Obes Rev:果糖和人工甜味剂改变胃肠道菌群

根据一项发表在Obesity Reviews期刊上的研究,高摄入果糖、人工甜味剂和糖醇会影响宿主和胃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能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 来自瑞士苏黎世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Amanda N. Payne博士和同事们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性回顾从而能够研究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能够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

2012-11-18

欧盟:天然甜味剂甜菊糖或取代人工合成剂

11月1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允许在欧盟范围内使用甜味剂甜菊糖。这种源于自然植物的甜味剂有可能取代目前食品中使用的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 欧盟委员会在当日发布的公报中说,可以在各种食品的生产加工中使用这种甜味剂的决定,是在得到欧洲食品安全局的支持意见后作出的。 甜菊糖是从一种原产于巴拉圭的草本野生植物甜叶菊中提取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300倍,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

2011-11-17

JBC:人工甜味剂或有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潜在功效

2013年6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由真菌,细菌,藻类产生的一种糖醇--甘露糖醇也可用于医疗领域。甘露糖醇被FDA批准作为利尿剂排出多余的流体,手术过程中也可使用该物质打开通过血/脑屏障帮助其他药物通过。 近日,科学家Ehud Gazit和Daniel Segal发现甘露醇还可以防止蛋白质α-共核蛋团块在大脑中的形成。

2013-06-18

Diabetes:糖尿病患者肠道“品尝”甜味食物的机制异常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当我们谈论“甜味食物”时,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我们的舌头能“品尝”到甜味食物,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在人体中的某些部位存在着甜味受体。Adelaide大学神经肠研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Richard Young博士称,味蕾并不是“品尝”到甜味食物的唯一部位,身体其他部位如肠道也检测甜味

2013-08-24

Chem Percept &Chem Senses:基因调控味觉受体感知甜味

2013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家证实:遗传学可能在管理人们味觉受体如何发送信号,从而导致广泛的口味喜好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不同的、遗传影响的味觉反应可能意味着食品和饮料公司将需要开发一系列的人工甜味剂,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口味。 助理教授John Hayes称:遗传差异导致人们应对食品口味有差异。

201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