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表中性粒细胞稳态和炎症状态下的单细胞发育和异质性图谱
2020年7月2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程研究组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罗鸿博研究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马凤霞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reveals neutrophil heterogeneity in homeosta
重新激活分叉途径可阻止正常细胞癌变
2020年7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癌症要在人体内形成,正常细胞必须获得多种突变,才能向疾病发展。此前人们认为,这些突变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是协同作用的。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希望之城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观点的一个新的方面。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ignalling input
Cell:新研究发现慢性炎症会改变IBD患者中结肠细胞的进化
2020年7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病变的结肠与健康的结肠组织进行了比较,以更好地了解炎症性肠病(IBD)如何在分子水平上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他们发现,受IBD影响的结肠细胞内的DNA变化率是健康结肠中的两倍多,这增加了这些细胞获得可能导致癌症的DNA变化的可能性。相关研
癌细胞依靠原始的能量产生途径来增殖和扩散
2020年7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加速它们的快速增殖,肿瘤细胞依赖于糖酵解,这是一种原始的代谢途径,癌症很容易利用它来获得能量来生长和扩散。糖酵解是活细胞产生能量的最古老形式。它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在地球上积累氧气之前就出现了,是地球上第一个原始生命形式的能量生产类型。这个过程包括葡萄糖分解为细胞代谢活动提供能量。细菌利用糖酵解,更复杂的生
Nat Commun:揭示炎性细胞死亡调节因子的新功能!
2020年6月22日讯 /生物谷 BIOON /——澳大利亚 Walter and Eliza Hall 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理解炎症细胞死亡调节蛋白MLKL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今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三项研究中,该团队使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可视化了MLKL激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揭示了之前
Nat Cell Biol:癌细胞引起炎症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感染
2020年6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癌细胞是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毒侵害的,这些病毒对肿瘤有害,但对健康细胞无害。这些发现可能会改善这种疾病的病毒治疗。在他们发表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保护癌细胞免受溶瘤病毒侵害的机制,溶瘤病毒会优先感染并杀死
研究发现RIPK3蛋白RHIM结构域调控细胞死亡和炎症的新机制
5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章海兵课题组的研究论文“Crucial roles of the RIP homotypic interaction motifs (RHIM) of RIPK3 in RIPK1-dependent cell death and lymphoprolife
Brain:局部炎症细胞与恶性多发性硬化之间的关系
根据最近发表在《Brai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患有慢性多发性硬化症(MS)的人的大脑中,炎症细胞不再通过血液进入大脑。相反,这些细胞直接起源于大脑中的记忆细胞。文章作者,Nina Fransen和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同事对此进行了说明。
medRxiv:揭示维生素D降低COVID-19死亡率潜在新机制---抑制细胞因子风暴
2020年5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和波士顿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伊朗、韩国、西班牙、瑞士、英国和美国的医院和诊所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他们注意到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COVID-19死亡率较高的国家的患者与受疫情影响不那么严重的国家的患者相比,具有较低的维生素D水平。简言之,在研
研究揭示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髓系细胞控制肿瘤化疗敏感性的关键机制
5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医部、基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周荣斌、江维研究组,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研究组和复旦大学柳素玲研究组合作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Myeloid PTEN promotes chemotherapy-induced NLR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