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resource Technology:秸秆高温厌氧消化菌-炭生物强化研究获进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作物秸秆产出量极大。秸秆废弃物如果不能被合理有效地利用,将带来许多环境问题。厌氧消化作为一种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秸秆减量化,并可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价值。然而,秸秆中含有大量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结晶态木质纤维素,导致秸秆厌氧消化系统普遍存在甲烷产率低、产速慢的问题
Science:鉴定出致病性卵菌感染农作物所需的分解性果胶单氧酶
2021年8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法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称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微生物中发现了一个酶家族。这些酶使得这种农作物病原菌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的一种关键的带电多糖成分---果胶,从而使得病原菌能够突破农作物的细胞壁防御,感染农作物。这些研究结果发现了以前未
新冠肺炎治疗的新视角:通过调节炎症信号和活性氧、氮的纳米疗法治疗脓毒症
SARS-CoV-2已导致多达1.27亿人感染新冠肺炎。约5%的新冠肺炎患者罹患重病,约40%的重症患者最终死亡,相当于278万多人。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征类似于典型的脓毒症,重度新冠肺炎被确认为病毒性脓毒症。脓毒症的研究进展对改善这些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导致认为,失控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核心因素。然而,传统的脓毒症治疗方
Nature子刊:利用聚焦超声波控制CAR-T细胞在实体瘤中的活性,可降低脱靶效应
2021年8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癌症免疫疗法,该疗法将超声波与癌症杀伤性免疫细胞相组合,在破坏恶性肿瘤的同时,保留正常组织。这种新的实验性疗法明显减缓了小鼠体内实体癌肿瘤的生长。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1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
Nature:揭示SAR1B感知细胞内亮氨酸浓度调控mTORC1活性
细胞如何感知营养物质状态从而协同调控生长是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等。其中,细胞通过mTORC1复合物感受氨基酸浓度,并据此调节蛋白质合成和细胞生长。各种氨基酸的浓度会被其对应的感受器蛋白感知到(即氨基酸受体)。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研究人员提出载体氧缺陷介导的生物质直接甲烷化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研究员王峰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王敏团队合作,发展出一种载体氧缺陷介导的生物质直接甲烷化新方法,实现了包括木质纤维素在内的生物质资源在温和条件下(<200℃)的高选择性转化制甲烷,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开拓了新路径。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将废弃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甲烷十分
强效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belapectin联合Keytruda具有增强的抗肿瘤活性!
belapectin通过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调节肿瘤微环境,提高Keytruda抗肿瘤活性。
科研人员制备出纳米级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研究员王俊峰和福州大学教授张腾合作,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制备出纳米级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nano-HCA@BG),该生物玻璃不仅大大降低了硼酸盐生物玻璃的生物毒性,提高了玻璃的生物兼容性,并且显着促进了硼酸盐生物玻璃对皮肤修复的效果,有望成为下一代皮肤伤口修复敷料。相关成果发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激凝素1通过直接共激活NF-kappaBp65并增强其转录活性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最具挑战性的亚型。人们在探索TNBC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面做了各种努力。在此,作者报道了激凝素1(KTN1)在TNBC中作为致癌启动子的新功能。KTN1在TNBC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或腔内或Her2亚型,且KTN1高表达的TNBC患者预后较差。在功能研究中,KTN1基因的敲除抑制了TNBC在体内外的增殖和侵袭,而过表达KT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