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ci:王以政揭示营养因子3调控海马神经元树突发育机制
7月4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王以政研究组题为“经典型瞬时电压受体通道5通过a亚型钙调蛋白激酶2介导神经营养因子3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生长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
mRNA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瘤苗从基础到临床
肿瘤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目前手术、化疗和放疗是恶性肿瘤传统的三大常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切除无法清除所有的肿瘤细胞,也不能去除肿瘤发生的原因,存在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隐患,对于血液系肿瘤更是无能为力;放化疗则由于严重的毒副反应影响了它们的应用。
Immunity:首次揭示树突细胞识别外源物机制有望开发下一代疫苗
预测性的人CLEC9A二维结构(S:半胱氨酸残基;Y:酪氨酸残基),图片来自Cristal Huysamen et al. CLEC9A Is a Novel Activation 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 Expressed on BDCA3+ Dendritic Cells and a Subset of Monocytes. June 13, 2008 The
Nature:揭示肠道杯状细胞新功能---护送抗原到树突细胞
杯状细胞可能是治疗炎性肠道疾病、乳糜泻和食物过敏的一个潜在靶标。图中,小鼠摄取的糖类抗原经由肠道杯状细胞(红色)运送到树突细胞(绿色)。树突细胞利用抗原教会免疫系统认识到食物抗原是无害的抗原,而不是传染原。 每次吃饭时,肠道免疫细胞就像是城堡哨兵,挡住有害细菌,而允许维生素和营养物质通过。
PLoS ONE: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小鼠免疫下调机制
文章利用流式细胞术系统监测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后Balb/c小鼠参与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发现随着感染进程深入,T细胞虽被激活,但并不能诱导有力的抗寄生虫免疫应答反应,而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面MHC II分子表达下调,影响其递呈抗原的能力。
棘冠海星暴发严重威胁大堡礁生态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发现,位于该国东海岸的世界自然遗产大堡礁正面临严重的生态威胁,有“珊瑚杀手”之称的棘冠海星正在大堡礁泛滥生长,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Immunity:树突细胞降低自身免疫反应有望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多发性硬化症而言,免疫系统攻击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从而导致运动问题,肌肉无力和视力丧失。科学家们之前曾认为被称作树突细胞的免疫细胞促进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然而根据一篇刊登在Immunity期刊上的论文,在模式小鼠中,这些细胞实际上抵抗这种疾病的产生。
PLoS ONE:成都生物所发现棘腹蛙罕见染色体易位多态现象
一般而言,易位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异常的“四价体”配对,存在三种分离方式,可形成6种配子,由此在后代中出现多种核型个体。而其中不平衡配子由于遗传上的缺失和重复引起不育或育性极低,导致后代种群繁殖力降低,因而易位多态在自然群体中极难形成,在脊椎动物中更是罕见。两栖类自然种群中,因易位在种群中引起的核型多态现象未见报道。迄今,对于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中易位所引起的细胞学及遗传学效应知之甚少。
J Immunol:利用人胚胎干细胞高效制造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方法
2012年9月26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开展的一项研究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生成树突状细胞(DC)来刺激免疫系统来抗肿瘤,该新方法可能是一个更经济方式来生成抗癌症的治疗性疫苗。 树突状细胞提呈刺激免疫应答的抗原物质,以刺激免疫系统的其他细胞消除致病细胞。DCs的这种能力使得树突状细胞是疫苗在体内的理想选择作用靶细胞。
:树突状细胞有望成为新的治疗艾滋病的靶点
2012年12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现在不能治疗艾滋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HIV病毒如何侵入到免疫细胞中。HIV 的主要入侵细胞是T细胞,现在有20多种药物能够阻断HIV在T细胞中的繁殖。HIV通过树突状细胞进入T细胞。现今没有任何药物针对树突状细胞。 前人工作表明HIV表面的一类神经节甘旨(ganglioside),负责识别树突状细胞,在HIV递呈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