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或将导致伊比利山猫灭绝
科学家在《自然—气候变化》上撰文称,在今后50年内,野生伊比利山猫将因为预计的气候变化而数量急剧下降并可能灭绝。该研究认为,目前的野生保护手段只是在推迟生物灭绝而已,应该采用一个能在避免物种灭绝时将气候变化的影响考虑在内的措施项目。 伊比利山猫(Lynx pardinus)是一种生活在欧洲南部地区的动物,“多亏”人类对其主要食物来源——兔子的过度狩猎,伊比利山猫的数量急剧减少。
中国沙漠:土地覆被变化与管理对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耦合效应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生态过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两个因素。目前,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区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关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动物群落演变过程及其多样性形成的耦合影响与调控机制的综合性研究甚少。
Tumour Biol: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miRNA变化
MicroRNAs(miRNA)参与癌症的发病、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生长,这些miRNAs被认为在基因调控网络发挥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功能。 近日,杂志Tumour Biol上一则研究着重探究了在三氧化二砷(ATO)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NB4细胞凋亡过程中miRNA的潜在作用。
2011年蚓激酶市场变化显著
2011年抗血栓用药市场规模将近20亿元(该数据按样本医院数据统计,未放大到全国),同比增长21%,整个血栓用药市场增长速度良好。蚓激酶占抗血栓药物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11年降至2.72%。 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及分子重组的,兼有激酶和纤溶酶两种作用。可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I,选择性激活血块纤溶酶原,抑制血栓素(TXA2)等。
Cell: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特异性的染色体变化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9月13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在线发表了华盛顿大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所Charles E. Murry和医学系Stamatoyannopoulos等的一篇题为A Temporal Chromatin Signature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Identifies Regulators of Cardiac
PNAS:MYC癌基因过表达的宏观表现 引发血脂变化
同样的癌症可能是由于不同的致癌基因导致的,同时癌症的侵略性和应该采用的治疗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哪些基因导致的癌症,也即癌症侵略性和治疗类型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癌基因。
Science:父亲主导着“母语”的发展变化
一个地方的人们总会用“母语”来称呼当地语言,但基因研究显示,就某个地方的整体人群而言,对母语的发展变化影响更大的却是父亲们。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全球各地数**的语言特征,并用基因手段分析了父系和母系各自的影响,得出上述结论。
Earth-Sci Rev:王永栋等白垩纪温室气候古大气CO2变化趋势研究中获进展
白垩纪是地质时期的典型温室气候时期,并发生了若干重大生物和地质事件。CO2是显生宙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白垩纪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探究是国际地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