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氧化氢纳米酶研究获进展

  纳米酶(Nanozyme)是一类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低成本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自2007年首次报道Fe3O4纳米酶以来,许多种类纳米酶被开发出来,并在生化检测、环境管理、疾病诊断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研究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纳米酶普遍具有多酶活性。虽然多酶活性的级联反应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新思路,但是

2021-11-17

长链非编码RNA CBR3-AS1通过CBR3-AS1 /miR-409-3p/SOD1轴的氧化还原和DNA修复介导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和放射敏感性

长非编码RNA CBR3-AS1在多种癌症中具有重要功能。然而,CBR3-AS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

2021-12-07

 广西大学研究者找到海带抗氧化和消炎保健的新证据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商品,在中国、日本、韩国等被广泛养殖并深受大众喜爱。海带,不仅仅是一种食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也是我国重要的海洋药用原料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岩藻黄质(Fucoxanthin)是海带中含量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之一,也是主要的功能色素之一,具有抗氧化、细胞保护、抗炎和抗肥胖等特性。在海带中提取

2021-10-20

科研人员开发出可普适于神经界面、水氧化及抗生物污染的电极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纳中心研究员吴天准团队研发出一种普适于神经界面、水氧化及抗生物污染的功能化电极材料。相关研究成果以Platinum Nanocrystal Assisted by Low-Content Iridium for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Electr

2021-11-18

CANCER CEll: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胃癌转移?这主要通过Keap1 Nrf2轴实现!

近段时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个团队针对Nestin Keap1 Nrf2通路开展了相关研究,确定了Nestin介导的氧化还原稳态和肿瘤表型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

2021-11-16

JCI:科学家有望利用一种可溶性环氧化物酶促进巨噬细胞对肺炎链球菌的吞噬和清除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治疗啮齿类动物的细菌性肺炎时,发现了一种新型疗法或能靶向作用宿主细胞而并非细菌细胞;这种方法主要涉及利用名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来摄入细菌,以及一组在小鼠和人类机体中能产生的名为EETs的化合物。

2021-11-19

纳米二氧化硅毒性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杨课题组在纳米二氧化硅的毒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erum apolipoprotein A-I depletion is causative to silica nanoparticles-induced cardiovascular damage为题,发表

2021-11-01

我国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利用工业废气“无中生有”合成蛋白质?没错!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科研成果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条件限制,弥补了我国农业的最大短板,同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科学家是怎么做到“从无到有”达到“万吨级产能”的呢?众所周

2021-11-03

Nature子刊:利用二氧化硅覆盖癌细胞成功制造出新型癌症疫苗 或能激发机体抵御肿瘤发生的免疫反应

来自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成功通过给癌细胞上包裹一层二氧化硅(silica)并将其注射到受试小鼠机体中,从而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制造这种个体化癌症疫苗的过程以及测试结果如何。

2021-11-10

亚硒酸钠和硒酵母对西兰花花球硒含量、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西兰花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蔬菜,素来有“蔬菜皇后”的美誉。因其具有优异的抗癌功效以及大量的矿质元素和营养成分,例如:黄酮、芥子油苷、维生素c等,近年来成为富硒蔬菜研究的热点对象。亚硒酸钠是植物吸收转运的主要无机硒源之一,但亚硒酸钠在富硒西兰花的实际栽培实践中需要严格控制用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则会对植物造成毒害,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近年来,硒酵母作为一种重要的富

20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