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癌细胞通过微小囊泡选择性地输出多种类型的长链RNA
2018年11月3日/生物谷BIOON/---众所周知,包括癌细胞在内的许多细胞以微小囊泡的形式分泌不同的蛋白和短链RNA,比如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这些微小囊泡随后进入其他的细胞中,并在它们的内部移动。这可能是细胞间通信的一种形式。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范德堡大学的James G. Patton博士及其同事们研究
Sci Rep:利用基于量子点的微阵列技术有望改善癌症疗法的治疗效率
2018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法国南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量子点的微阵列技术,其能够帮助筛选有效的酶类抑制剂,而这些酶类抑制剂会帮助修复对放疗和抗癌疗法产生反应的癌细胞中的DNA损伤,相关研究发现或能明显增加癌症疗法的效力。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很多抗
高通量表面张力限制液滴阵列微流控
随着微流控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流控领域出现了众多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技术,如表面张力限制的液滴微流控技术。表面张力限制的液滴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药和材料合成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使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制备出均匀性良好的液滴阵列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近日,上海大学的巫金波教授团队通过表面亲疏水的差异将微米级尺寸的液滴固定在基片表面,制备出不同形状、尺寸的液滴阵列,并
艾伯维Venclexta治疗CLL实现微小残留病阴性(MRD-)与改善的临床预结果具有相关性
2018年06月19日/生物谷BIOON/--2018年欧洲血液病学会(EHA)年会于6月14-1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近日,艾伯维(AbbVie)在会上公布了Venclexta(venetoclax)与美罗华(Rituxan,通用名:rituximab,利妥昔单抗)组合方案(VenR)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CLL)的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MURANO的新分析数据。
安进BiTE免疫疗法Blincyto获FDA批准,根除微小残留病灶(MRD)
2018年03月30日/生物谷BIOON/--美国生物技术巨头安进(Amgen)BiTE免疫疗法Blincyto(blinatumomab)近日在监管方面传来喜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一份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将Blincyto用于微小残留病(MRD)阳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B ALL)成人及儿童患者的治疗。在ALL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后检测残留癌细胞是评
ACS AMI:微小肿瘤再无藏身之地!科学家开发可以发光并产热的高分子纳米颗粒,精准定位并杀伤微小肿瘤!
2018年3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癌症治疗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找到微小肿瘤并在它们转移之前杀灭它们。图片来源:ACS AMI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来自威克·弗里斯特浸会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可以找到微小肿瘤的荧光纳米颗粒,一旦到达肿瘤部位就可以发光,同时可以使用光激活纳米颗粒产生热量杀死癌细胞。而最近一项使用这种杂化受体-供体高分子纳米颗粒(H-DAPPs)在小鼠身上成功定位并
华人科学家开发出微小光驱动纳米线调控神经活性!
2018年3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的大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黑箱子:快速移动的电信号如何转变为思想、行为以及疾病仍然是未解之谜。但是它是通过电信号完成的,因此就可以被侵入——问题在于找到一种精准、容易操作的方式操纵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图片来源:Nature Nanotechnology一项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展示了如何使用一种小的、光供能的纳米线来提供这些电信号。这项研究于近日发
微小模式生物流式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模式生物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理想研究材料,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依赖于模式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斑马鱼、线虫、涡虫等为代表的微小模式动物,在基于生命体活体表征的疾病模型药物筛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利用微小型模式动物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手工分拣筛选和利用传统显微镜进行局部成像为主,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数据采集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大规模实时分析,无法有效发挥微小模式动物的自身优
卫计委重磅发布《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
为进一步提高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检测,以及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的规范化水平,卫计委组织专家制定了《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技术指南》和《个体化医学检测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规范》。备注:因《感染性疾病相关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技术指南》篇幅较长,请点击卫计委官网地址查看【http://www.nhfp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7/12/201712051
科学家证明抑制肿瘤微环境 可以阻止微小残留病灶“东山再起”
在看似成功的癌症治疗之后,少量的癌细胞仍然会残留在患者体内,也就是所谓的微小残留病灶(MRD)。其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可能随时会导致癌症复发而加重患者病情。而微小残留病灶(MRD)又很难并消灭。因此,了解原发性肿瘤如何从微小残留病灶(MRD)转化为治疗耐药性、免疫系统不可见性的新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7日,在著名国际期刊《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发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