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研究证实导致皮肤老化的自由基影响大气中的自然形成颗粒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松树是导致大气污染的最大贡献之一。它们释放的气体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它们中的多数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发生反应,产生微小的不可见的颗粒从而污染大气。在一项新研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Neil Donahu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松树释放物形成的生物源颗粒(biogenic particle)比人们之前认为的更加具有动态性。
Angew Chem:首次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决定金纳米颗粒结构
上海 2012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DNA持有所有类型生物分子和特征的遗传密码。但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类似地影响金属结构。 金纳米颗粒是一种微小的金晶体,在医学、电子学和催化中有很多应用。它的性质是主要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决定的。因此,针对一种特定应用对纳米颗粒的属性进行调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
Mol Psychiatr:发现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的新基因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和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基因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该研究表明这个新发现的基因能保护脑细胞受到应激等破坏性影响,同时该基因也可能参与PTSD的发生。
Sci Transl Med:开发出新型润滑性纳米颗粒 可以携带癌症药物直接作用患处
图中显示为:涂有多聚乙二醇(PEG)的纳米粒(绿色)。 Image: Elizabeth Nance, Graeme Woodworth, Kurt Sailor) 2012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运用纳米粒在大脑中进行治疗通常都会遇到一种并不算好的结果,理论上来讲,这种小的纳米粒子可以运输特殊的治疗药物至脑瘤部位来发挥杀灭癌细胞的作用...
中药制剂之市场纵横-颗粒剂
颗粒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其中粉末状或细粒状称为细粒剂。颗粒剂即可吞服,又可混悬或溶解在水中服用。根据其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性颗粒剂。另有肠溶颗粒剂、缓释颗粒剂、控释颗粒剂等。 中药颗粒剂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中药剂型,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等优点,又克服了汤剂服用前临时煎煮、费时耗能、久置易霉败变质等不足。
PNAS:金属纳米颗粒对大豆作物产生影响
2012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防晒霜、洗涤液和化妆品含有微小的金属纳米颗粒,而且这些纳米颗粒会在一天结束之时被冲进下水道。或者它们是在生产之后被排放出来的。
Integr Biol:开发和研究纳米颗粒的经验之谈
2012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六年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纳米技术特性实验室(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Nanotechnology Characterization Laboratory)描述了75多个研究小组开发出的250多个不同的纳米材料。
PNAS:利用硅片计算工具揭示纳米颗粒抑制胰腺癌转移机制
2012年10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医学界在设计和开发治疗诸如胰腺癌之类的致命性疾病的药物中获得新的深入认识和新的策略。通过利用硅片(in silico)计算工具来补充体外和体内实验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在原子水平上理解纳米颗粒抑制胰腺瘤生长和转移的机制。
:内质网应激导致肥胖病人“越胖越吃”的恶性循环
2013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肥胖方面的研究进展之前都是在流行病学方面,现在科学家开始寻找该疾病发病机制问题。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报道了肥胖大鼠脑内发生一系列分子变化,破坏大鼠抑制摄食和增加耗能的能力。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肥胖大鼠的神经元蛋白变化导致摄食更多,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泰颗粒中齐墩果酸含量
摘要:肠泰颗粒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小宁院长的临床经验方,由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等7味中药材组成,用于大肠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本制剂的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具有护肝、解肝毒、降糖降脂、抗炎抗病毒、抗癌等作用,齐墩果酸的抗癌作用几乎贯穿了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抑制肿瘤的生成、诱发以及诱导细胞的分化,能有效地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可作为衡量制剂质量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