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健康的肝细胞可吞噬免疫T细胞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日前发现肝脏移植排异反应比较低的机理:健康的肝细胞可吞噬并摧毁免疫T细胞,减少器官移植排异反应。这一成果有助于提高人类器官移植的效果。 澳大利亚百年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报告说,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一些“反应过激”的免疫T细胞会使自身免疫系统把移植器官当作“入侵者”发起攻击,引起排异反应。
:鉴定出HCV感染肝细胞的进入因子NPC1L1
简化的HCV复制周期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医学院的一项研究,镶嵌在人肝细胞膜中的一种有助于胆固醇吸收的分子也允许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进入肝细胞,这是HCV感染的第一步。研究人员说,这种胆固醇受体分子大有希望成为抗病毒疗法的新靶标,而且一种得到批准的药物早就存在。这些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
专访胡敏:肝细胞移植应对肝源紧缺
生物谷BIOONNEWS编者按: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1.4亿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带原者,约占全球乙、丙两型肝炎病毒带原者的28%;其中有3200万慢性活动性肝病患者;每年有4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病。另外我国现有29.7万肝癌患者,占全球肝癌患者总和的一半以上(55%)。
RIG-I对肝细胞肝癌发生、预后判断及干扰素治疗效应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Cell Stem Cell:生化所发现一种新的获取人类肝细胞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最新研究发现,通过表达三个肝脏转录因子,可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变为肝细胞。这项获得人类肝细胞的方法,向最终实现肝细胞治疗、生物人
JAMA:手术后抗病毒治疗可能降低HBV相关的肝细胞癌的复发风险
一位研究者报告说,手术后抗病毒治疗似乎可降低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细胞癌的复发风险。 根据来自台北国立人民大学的Chun-Ying Wu博士的报告,在一项在台湾进行的全台性队列研究里,发现经抗HBV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肝癌患者里,有20.5%的人出现了癌症复发。
JCI:肝细胞缺失miR-122可能导致肝癌产生
预测出的miR-122前体二级结构和序列保守性,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miR-122主要是在肝细胞中发现的,在肝细胞中,它是最为丰富的microRNA,并且在调节体内胆固醇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然而,在一些患有肝细胞癌的病人体内。这种microRNA丢失导致预后不良(poor prognosis)。
:胆管癌可起源于肝细胞
7月16日,J Clin Invest.杂志在线报道胆管癌在小鼠模型中可起源于肝细胞。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加深了人类对肝内胆管癌起源的认识,可为开发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打下基础。 肝内胆管癌(ICCs)是预后较差的原发性肝肿瘤。由于对其生物学特性不够了解,一直难以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PNAS:首次发现人肝细胞中乙肝病毒的两个靶标蛋白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中国厦门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在肝细胞中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两种主要靶标。这项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新的方法来治疗全世界当前大约感染这种病毒的4亿人中一些人所患的肝病。 科罗拉多大学教授Ding Xue说,科学家在过去三十多年一直都在寻找HBV的细胞靶标。
Ann Surg:肝细胞癌TNM分期似应考虑肿瘤破裂因素
在2013年3月8日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发表了日本东京大学Norihiro Kokudo博士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通过一个大型患者队列,对肝细胞癌(HCC)破裂的背景特征进行了考察,并阐明了肿瘤破裂对患者预后的真正影响。HCC瘤体自发性破裂与极差的患者预后有关,现行TNM分期系统根据尚不充分的证据,将HCC破裂划分为T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