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宣布贝利尤单抗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取得整体阳性结果
12月18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在针对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规模最大的III期对照临床试验中,静脉注射用贝利尤单抗(商品名:倍力腾®) 取得了整体阳性结果。该疾病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引起的炎症,可能导致终末期肾病。这项研究(BLISS-LN)旨在评估贝利尤单抗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共入组44
葛兰素史克Benlysta(贝利尤单抗)III期临床获得成功,中国今年7月获批!
2019年12月19日/生物谷BIOON/--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公布狼疮药物Benlysta(中文商品名:倍力腾,通用名:belimumab,贝利尤单抗)静脉(IV)制剂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最大规模对照III期BLISS-LN研究的阳性结果。LN是一种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肾脏炎症,可导致终末期肾病。该研究是一项为期2年(
剑指强生重磅抗炎药类克!安进Avsola获美国FDA批准,第4款英夫利昔单抗生物仿制药!
2019年12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生物技术巨头安进(Amgen)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Avsola(infliximab-axxq,英夫利昔单抗),用于参考药物Remicade(中文商品名:类克,通用名:infliximab,英夫利昔单抗)所有已批准的适应症:用于治疗中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RA)、成人和儿童中重度克罗
葛兰素史克首创附着抑制剂fostemsavir申请上市,用于多重耐药难治性群体!
2019年12月07日讯 /生物谷BIOON/ --ViiV Healthcare是一家由葛兰素史克(GSK)控股、辉瑞(Pfizer)和盐野义(Shionogi)持股的HIV/AIDS药物研发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已完成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fostemsavir治疗HIV-1感染的新药申请(NDA),这是一种首创的HIV病毒附着抑制剂,目
默克突破性抗癌药——MET抑制剂tepotinib获孤儿药资格,治疗MET突变患者!
2019年11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德国制药巨头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已授予其靶向抗癌药——口服MET抑制剂tepotinib孤儿药资格(ODD),用于治疗携带MET基因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018年3月,MHLW还授予了tepotinib治疗携带MET基因第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SAKIGAKE资
辉瑞二代靶向药Vizimpro(达克替尼)在亚洲患者中展现强劲疗效!
2019年11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19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Asia)上公布了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Vizimpro(dacomitinib,达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III期ARCHER 1050研究亚洲患者亚组分析的疗效和耐受性结果。ARCHER 1050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头对头III期研
从默克克拉屈滨片销售增长45%看MS市场巨大的“胃口”
今年,多发性硬化症药物市场已经成功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到目前为止,默克的Mavenclad可以算是其中之一,但远期能否帮助默克占领市场还是未知,因为这一领域明星产品都很抢眼。11月14日,德国默克(MerckKGaA)公司首席财务官马库斯·库纳特(MarcusKuhnert)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新一代’口服药物Mavenclad(cladribine,克拉屈滨)第三季度
Science子刊:泰地唑胺、氮杂胞苷和维奈托克联合使用有望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2019年11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相对常见且具有侵袭性的癌症,迄今为止尚无良好的治疗选择。AML是一种成年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这类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加拿大每年大约有2000人会被诊断为AML,即使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后,具有特定遗传特质的患者的预期寿命也不足三年。作为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药物,维奈
辉瑞/默克Bavencio难治性胃癌维持治疗研究失败!
免疫肿瘤治疗药物在治疗胃癌方面收效甚微,日前,辉瑞和默克的Bavencio也未能在难治性胃癌的试验中取得成功。两家公司日前表示,在一项3期维持治疗研究(Javelin Gastric 100)中,处于晚期或无法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在成功进行了一轮化学疗法后,与继续化疗或延长患者生命的最佳支持治疗相比,Bavencio未能击败其他两种治疗方案。研究发现,即使在PD-1/L1抑制
PLoS Pathog:克罗恩氏病相关细菌如何产生抗生素耐受性
2019年1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的项研究,与克罗恩氏病相关的细菌依靠多种应激反应在白细胞内的巨噬细胞中生存,繁殖以及产生耐受性。 克罗恩氏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引起消化道发炎和刺激。该疾病的特征是肠道微生物组的失衡。特别地,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菌株与该疾病有关。 AIEC在肠道细胞中定居,并在巨噬细胞中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