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UK:人脑存在处理图案不规则机制
10月12日,日本山口大学12日发表公报称,该校一个研究小组通过试验证实,人脑存在处理二维图案不规则性的机制。该成果有望在人工智能等领域促进图像识别和图像合成技术发展。 日本山口大学时间学研究所教授宫崎真、助教山田佑树和NTT通信科学基础研究所研究员河边隆宽率领的研究小组,招募了20名成年志愿者进行试验。
计算机模拟有助于研究细菌的耐药性
据悉,一个关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与它们在细菌的作用位点之间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使用了计算机模拟来阐明这个机制,从而建议药物的修饰。 在这篇于7月21日发表在开放期刊《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的文章中,波兰华沙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描述他们的细菌耐药机制的物质基础研究-抗生素的作用靶点即细菌核糖体RNA的突变。
Biomicrofluidics: 产生模拟细胞膜脂质球的新设备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Abraham Lee说,"为在合成生物学上打开了一条新大门,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微流体装置,这种装置产生一系列微小脂质球,这些微小脂质球在许多方面类似于一个细胞的外膜。细胞实质上是由磷脂膜封闭的小的、复杂生物反应器"。 "有效地生产具脂质膜的小囊泡是基本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宝贵的工具,这些脂质膜模仿了天然细胞的,同时也是希望生产人造细胞的重要的第一步"。
PNAS:科学家给人脑语言中枢重新定位
1月30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人脑语言处理中枢并不位于大脑皮层后部,科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长期以来是“错误”的。 论文作者、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教授约瑟夫·劳施埃克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100多年的旧理论被推翻,“教科书将需要改写”。 19世纪末,研究脑损伤和中风的德国医生韦尼克提出,人脑语言处理中枢在大脑皮层后部,位于感知声音的听觉皮层之后。
超级计算机将在单个细胞尺度精确模拟“人脑”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15报道,人脑的能力或许会让现有机器相形见绌,但科学家们目前正打算让全球功能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变身为“人脑”。如果成功,那么,该“人造大脑”将彻底变革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疾病的理解,甚至让我们进一步洞悉人类如何思考、做决定等。
研究人员模拟蜜蜂复眼 造3D脑外科手术仪器
Avi Yaron在26岁的时候遭遇了摩托车车祸,这一天被他称作生命中最幸运的日子。当医生为他做大脑扫描检查时,在他大脑深处发现了一颗肿瘤。经过6年的搜寻,他找到了关键的外科医生和专家,他们以传统手术方法为他成功切除了肿瘤。但是寻找更好外科手术方法的想法继续留存在他的心里,他不断考虑并试验以微创方式进行大脑手术的各种方法。
Nat Commun:疟疾在非洲造成的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负担变化模式的模拟研究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一个数学模型,它能够捕捉到疟疾在具有不同传播强度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与年龄相关的传播模式。
科学家发现狗与人脑部反应机制相似
PLoS ONE:邹晓明等模拟溪流环境下凋落物对微生物分解过程的影响
长期的生态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是重要的植物凋落物分解者。植物凋落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分解过程在过去的研究中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然而,这些过程在水生环境中,特别是热带溪流中的研究比较缺乏。微生物群落在整个分解过程中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如何?这些变化是否与凋落物的组成相关?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Neuro Agi:短时间运动可提高老年人脑功能
近日,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老年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 of Aging)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老年人短时间运动即可使右脑的特定部位活跃,弥补左脑承担的判断功能。这是世界首次揭示运动可提高衰退大脑的功能补偿。 日本筑波大学和自治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平均年龄21.5岁的20名学生和平均年龄69.3岁的16名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为对象,进行了判断能力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