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首次揭示肠道噬菌体组与II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小编推荐:您不可错过的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筹)研究团队,在人体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Human G
中科院微生物组计划:研究中药与肠道微生物之间作用机制
“项目执行期为两年,总投入三千万元人民币,14个研究单位、30个研究团队投身其中。通过这一‘种子计划’的实施,为‘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做好预研工作。”在1月12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刘双江研究员说,希望在人类代谢性疾病并发症和中草药调控肠道微生物方面有所突破,相关成果可为人类面临的健康、农业、环境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刘双江所说的“种子计划”,是指2017年12月20日启
《细胞研究》:中科院神经所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基因敲入的食蟹猴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与苏州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孙强团队合作,利用了一种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HMEJ)为基础的基因敲入策略,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了基因敲入的食蟹猴。1月12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以题为《运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获得基因敲入食蟹猴》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期刊。由于基因修饰猴模型可以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症状,因此它可以作为
Leukemia:中科院科学家发现促进MLL重排型白血病进展的新机制
2018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Leukemia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发现组蛋白三甲基转移酶SETD2发生失活突变,会通过改变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水平,参与MLL基因重排型急性白血病的进展。该研究为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信息。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曾经发现大约22%的MLL基因重排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携带SETD2基因的
中科院和北京大学合作揭示内质网应激蛋白ATF6调节人干细胞衰老的新机制
2018年1月5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实验室与北京大学汤富酬实验室、以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实验室合作,在Cell Discovery杂志发表了题为“ATF6 safeguards organelle homeostasis and cellular aging in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绘制了多种人干细胞和体细胞受内质网应激蛋白
国务院发文鼓励全科医生办诊所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共有20.9万人,占执业(助理)医师的6.6%,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51人。《“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科医生应达到30万人以上。据此计算,我国全科医生缺口有9万多人。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1月24
国务院将取消社会办医乙类大型设备、床位限制
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上海市进一步在浦东新区对医疗等10个领域47项审批事项进行改革试点,推进“照后减证”。其中包括“取消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核发等审批,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数逐步实行自主决定”。一个取消审批,一个自主决定,这两项改革举措对于社会办医有怎样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在推进社会办医政策放开方面,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规定。2010年1
Diabetes:上海健康院郭非凡组发现糖皮质激素促进肥胖发生的新通路
2018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中国科学院上海健康院郭非凡研究组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在进一步了解糖皮质激素如何诱导肥胖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据该文章介绍,虽然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脂肪量增加,但其中隐藏的机制还不明确。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下丘脑SGK1激酶如何参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肥胖。众所周知SGK1的表达受到急性糖皮质激素处理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水稻株型建成分子机制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种康带领的团队通过生理学检测、生化手段验证和遗传学观察,进一步阐明了水稻中微RNA通过植物激素信号途径调控水稻株高与叶夹角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植物激素精细调节水稻株型提供了新的资料。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植物生理学》杂志上。微RNA是近年来在多种真核生物及病毒中发现的一类长度约在22个核苷酸左右的RNA分子,并不直接编码蛋白质,但能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等揭示帕米尔人群的源流历史
帕米尔高原总是令人心旷神怡,但帕米尔高原人群源流历史却一直鲜为人知。近日,中科院副院长、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亚平率领团队和新疆医科大学教授哈木拉提·吾甫尔的团队开展合作,发现帕米尔高原人群体现出东西方遗传混合的特征,大多数混合事件发生在末次盛冰期之后。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欧洲人类遗传学》杂志。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在1838年被到访的英国探险者John Wood首次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