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患者来源类器官与反义寡核苷酸(ASO)联手,能否成为治疗罕见病的关键?
该研究不仅验证了个性化ASO治疗的可行性,还展示了类器官模型在药物筛选中的巨大潜力。
Nature:攻击行为由谁掌控?多巴胺在战斗经验中的动态角色
该研究的核心聚焦于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多巴胺神经元如何通过经验依赖性的方式调节小鼠的攻击行为。
研究发展出光热无线深部脑刺激纳米系统
ATB NPs利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源性表达的TRPV1受体,无需植入神经电极或进行基因操作;结合近红外激光技术,能够对特定脑区的退行性神经元实现精准的时空调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CRM:乳酸终于出卖了肿瘤!科学家发明新型给药系统,专打产生乳酸的肿瘤
该乳酸响应给药系统,利用肿瘤产生乳酸这一特征,大幅提升了药物对肿瘤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
JEM:新研究发现抑制癌症生长的新型基因突变
为了寻找一种可以产生与H2-Aa突变相同效果的药物,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针对H2-Aa的单克隆抗体——一种阻断其他蛋白作用的蛋白。
Mol Ther:利用一种新型病毒载体平台更高效地制造CAR-T细胞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构建新的定制AAV变体,使其能够更有效地靶向患者的T细胞,从而将其定位为CAR-T细胞产品开发的下一代AAV载体。
Science:新研究挑战了关于猴子大脑如何控制自然行为的经典观点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可以解码这种神经活动的复杂性,并仅使用神经元产生的信号预测动物即将进行的自发行为。
《科学》:调控血糖,免疫系统也干了!科学家发现,先天免疫细胞从肠道迁移到胰腺,是胰高血糖素产生的关键
禁食后为避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水平上调,这一过程中,2型先天淋巴细胞(ILC2)竟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AIM:“减肥神药”混战!盘点12种GLP-1受体激动剂的减重效果和安全性
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相比安慰剂分别能够在26、68周和72周内减重5.8%、13.9%和17.8%,另外9种在研药物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减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