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出小麦穗发育的转录调控因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肖军团队通过结合多维组学、群体遗传学和基因功能解析等研究手段,提出了系统高效鉴定关键调控因子的策略。
戴俊彪/闫建斌团队通过纳米孔测序,破解模式生物小立碗藓的染色体数目之谜
该研究首次构建了端粒到端粒无间断的小立碗藓参考基因组,证明了小立碗藓的染色体数目为26条,为基于苔藓模型的演化生物学,基因组学及其它基础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Nat Methods : 自主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在真核生物中的创新进展
科学家们通过对霓虹灯菌(Neonothopanus nambi)中的生物发光途径进行改良,成功实现了在植物、真菌和哺乳动物宿主中自主发光亮度的显著提升。
莲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中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莲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发现莲中共存在8个NnFT同源基因,并证明了NnFT2和NnFT3基因调控植物开花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发现水稻中控制两个时期的耐寒分子模块
科研人员克隆并验证了粳稻中COG3基因对水稻苗期和孕穗期的调控作用,揭示了水稻耐低温胁迫的新机制,为水稻耐寒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新的候选模块。
科研人员揭示印缅区植物类群的东-西遗传分化格局
印缅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复杂的地质气候历史,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可能是该地区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高特有性的重要原因,并影响着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然而,目前对印缅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ell:科研人员发现病原微生物干扰植物免疫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研究团队与英国塞恩斯伯里实验室马文勃研究团队,在《细胞》(
科研人员解析大豆果荚着色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和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合作鉴定了调控大豆果荚着色的关键基因L1,解析了其分子机制,并阐明了深色豆荚对野生大豆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性以及
2021年4月9日Science期刊精华
2021年4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1年4月9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1.Science:揭示蛋白QSER1保护DNA甲基化谷免受新生甲基化doi:10.1126/science.abd0875; doi:10.1126/science.abh3187DNA甲基化对哺乳动物的发育至关
Development :科学家发现果蝇的听力细胞可以再生,为研究人类听损疗法带来新希望!
2021年3月6日讯/生物谷BIOON/--虽然果蝇没有耳朵,但它可以用触角听到声音。在一项发表在Development期刊上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干细胞中心的科学家描述了成年果蝇如何使感觉听觉细胞再生,以及研究果蝇能如何提供一种新方法去理解和发展治疗全世界数亿听力和平衡失调病人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