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_getArticleList_v1394_0_5_10

《自然》:DNA损伤竟能持续好几年!科学家发现,一些DNA损伤会长期存在,或增加恶性突变风险

为了追踪DNA损伤的持续时间,研究者们构建了人类体细胞系统发育树,共计来自89个个体的103个发育树、11429个基因组,包含造血干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肝实质细胞三类。

2025-01-17

桃源黑猪肌肉-脂肪组织互作调控脂肪沉积机制研究获进展

这一研究从代谢物介导肌肉-脂肪组织互作的角度,解析了中国脂肪型猪种与外来瘦肉型猪种肌肉代谢间的差异与机制。

2025-01-17

研究提出可用于癌症驱动基因识别的图机器学习模型

该模型通过构建精准的癌症基因调控图谱,有望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药物研发开辟新途径。同时,该模型在整合多组学数据和复杂网络分析方面的优势,使其具备跨疾病和跨领域应用的潜力。

2025-01-17

Nature:人类“结构域组”或有望揭示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本文研究揭示了大规模分析人类蛋白质突变体的可行性,并为临床突变解释、训练和计算方法的基准测试提供了一个大型一致的参考数据集。

2025-01-10

Cell子刊:中山大学李宁宁/何裕隆团队发现自闭症与大肠杆菌过量有关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进行了多组学分析,以全面揭示轻度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个体与典型发育(TD)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组(GM)在代谢、功能和分类学方面的变化。

2025-01-15

Science:罕见的生殖系结构变异增加儿童实体瘤的风险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分析了1765名神经母细胞瘤、尤文肉瘤或骨肉瘤患者、943名未受影响的父母和6665名无关的成人对照者的高覆盖率生殖系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寻找隐藏的致病基因变异。

2025-01-13

Nat Commun:呼吸道类器官突破人鼻病毒C培养难题,开启呼吸道疾病研究新篇章!

该研究针对难以在标准细胞系培养的HRV-C,利用呼吸道类器官培养系统,成功实现其连续传代培养,明确了气道和鼻类器官对其感染特性及免疫反应差异,还建立了病毒定量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2025-01-09

肝脏类器官研究重大突破!Adv Sci:预血管化肝胆类器官为再生医学注入新活力

该研究通过非实质细胞移植策略在芯片上构建预血管化人肝胆类器官,确定肝成熟阶段内皮移植效率最佳,间充质细胞可降异质性、促血管化,类器官功能正常且体内移植能与宿主血管连接。

2025-01-09

Nature:揭示调节身体脂肪代谢和胆固醇水平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伊萨卡校区的研究人员发现,有益的肠道微生物和身体共同作用,微调脂肪代谢和胆固醇水平。

2025-01-13

Front Oncol:综述文章揭示结直肠癌类器官在人类精准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这篇综述文章指出,类器官技术在结直肠癌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克服当前的技术限制,类器官或有望成为未来科学家们在精准化医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2025-01-09